第一章 科学家眼中的宇宙

时间: 2025-04-29 07:43:38
A+ A- 关灯 听书

人类曾经崇信哲学,然而随着各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逐渐从哲学中分化出来,仿佛寄生蜂破卵而出,哲学的传统地盘已被侵蚀殆尽,哲学已经式微、已经自行解构,面临死亡(维特根斯坦说:哲学仅余的任务就是语言分析)。

“实证”代替了“思辨”,大巧若拙的“一剑封喉”,代替了“花拳绣腿”。

西方哲学传统的三大领域:上帝(第一存在),物质(自然界),灵魂(精神界)

自然归于科学;

上帝归于宗教;

精神则被二者平分,变成了生理学、实验心理学和超心理学、灵魂学的研究对象(采取科学方法对超常现象的研究,包括濒死体验、轮回实例、脱体经验、前世催眠、传心术、通灵、预言、遥视和意念做功等等)。

从康德开始,哲学家们已经对自己把握宇宙本体的能力感到怀疑。除了黑格尔、马克思等少数人,十九世纪的哲学家们用实证主义、实用主义和意志哲学规避“形而上学”的追问。

到了二十世纪,“量子力学”、“相对论”、“混沌理论”等等层出不穷的新理论的出现,瓦解了物质的实体概念,打破了主客观界限,粉碎了哲学家们“拉普拉斯决定论”的幻想,使宇宙变得恍惚迷离,莫可名状,不可思议,难以预测。

“哥德尔定理”(任何一个形式逻辑体系总有一部分不能被自身证真),更从数论的角度证明:任何关于未知世界的缺乏实证依据的“完备哲学逻辑体系”,都是伪科学(一个具有公设的系统,必定是不完备的。也就是说,如果想找一个终极的真理,绝对不能依靠逻辑和数学,否则必定会有一些结论既无法证明也无法证伪)。

没有什么万能的哲学,没有什么以凡人智慧编织出来,却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主义。

霍金等科学家瞧不起哲学,认为“以寻根究底为己任的哲学家,不能跟得上科学理论的进步”,“从亚里士多德到康德以来哲学的伟大传统”已经堕落到不可救药。

宗教信仰者们同样瞧不起哲学,认定哲学家们故作高深、废话连篇、思想混乱、不知所云,与禅定的洞观、启示的真理,相去万里,纯粹是过时的多余摆设。

“追求真理是人类永恒的冲动”,但哲学们与我们同样都是凡夫俗子,也不过在使用“演绎法”和“归纳法”,焉能为我们竖立正确的宇宙观和人生观?

而且世界上许多事也并不必然遵循逻辑法则,譬如神奇的双缝干涉实验(费曼说:量子力学“无人能懂”,就是说不合逻辑)。

贬斥哲学的科学家们,大肆嘲笑过气的哲学家们冥顽不灵、因循守旧、迂腐腾腾,跃跃欲试认定自己能够担当起人类导师的角色。然而他们的主流宇宙理论,也就是“大爆炸理论”同样十分幼稚、十分垃圾,与达尔文“猿猴变人”的可笑理论有得一拼。

二十世纪初,1916年,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横空出世。根据广义相对论,科学家们得出了一个有限无界的静态宇宙模型,正式开始了现代宇宙学研究。

1929年,美国天文学家爱德文·哈勃在研究星系的光谱后提出了“哈勃定律”,认定所有的星系都在彼此远离,宇宙处于普遍膨胀之中。

而早在1927年,比利时天文学家乔治·莱美卓已经提出:宇宙是从一个发生剧烈爆炸的“宇宙蛋”开始的;

1940年代,美国科学家伽莫夫与他的两个学生一道,提出了更加耸人听闻的“热大爆炸宇宙学模型”,认为我们的宇宙在大约150亿年前由一个无限小的奇点(被无限压缩的点)爆炸产生,大爆炸形成了时间、空间、能量和物质。

1970年代,科学家发现了“大爆炸”模型所预言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余烬”,“大爆炸假说”一跃而成主流宇宙理论。

在中国这种落后国家,“大爆炸学说”更是成了真理的化身,成了教科书中的标准答案!

“奇点的爆炸”,据聪明的科学家们解释,不应理解为真正的爆炸,因为并没有一个通常的爆炸空洞在宇宙中产生,只能理解为早期宇宙空间在负压力的真空能量驱使下,呈指数急速暴涨。此后虽然速度减缓,却一直膨胀至今(其实谁也不知道“空间暴涨”是什么意思)。

为此,科学家们杜撰了一个时间表:

据说在宇宙的10 - 43秒:宇宙从量子背景出现(10 - 43秒为“普朗克时间”,相当于一颗光子以光速走过普朗克长度的距离所花的时间。广义相对论在更短的时间失效,所以我们不能追溯到大爆炸的真正开始时刻)。

10 - 35秒:宇宙由夸克-胶子等离子体构成,强相互作用、引力与电磁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分开。

10 - 5秒:电子形成,宇宙主要包括光子、电子和中微子,温度约1000亿度。

10秒:质子和中子结合成氘、氦等原子核,温度30亿度。

几分钟后,宇宙的温度降低到大约十亿度,太初核合成开始,少数质子和所有中子结合,组成氘和氦的原子核。大多数质子没有与中子结合,形成了氢的原子核。

35分钟:形成原子核的过程停止,温度3亿度。

30万年:电子和原子核结合成为原子。物质和辐射脱耦,辐射在宇宙空间相对自由的传播,据说这个辐射的残迹就形成了今天的3K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4亿年时:第一批恒星形成。

20亿年:星系形成。

50亿年:太阳系形成。

……

50亿年后迄今,宇宙的历史比较平淡。

据说,目前宇宙还在继续膨胀。

由于宇宙空间在膨胀,不言而喻,在任何一个星系上,都能观测到其他星系在作远离该星系的退行运动,而且距离越远的星系退行速度越大。

来自遥远星系光线的红移与他们的距离成正比(这就是哈勃定律,受引力约束的系统,例如星系或我们的行星系统,都不会受到哈勃定律的影响,也不会膨胀)。

河外星系退行速度同距离的比值,就是“哈勃常数”,单位是千米/秒/百万秒差距(km/s/Mpc)。

科学家们基本上要通过哈勃常数,来计算宇宙的大小及年龄。

但哈勃定律中的速度和距离,均是间接观测得到的量。速度—距离关系和速度—视星等关系,是建立在观测红移—视星等关系及一些理论假设前提上的,未必可靠。

准确测定哈勃常数非常困难,用多种方法测定的常数值大不相同。

哈勃本人把哈勃常数值定为500,曾经被后人修订到了55甚至50,只及当年哈勃测定值的1/10,用这个值推算的星系距离比当年哈勃所得的结果要大10倍。

2003年科学家测得的常数值为71;

2006年是77;

2011年是67;

2012年12月20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威尔金森微波各向异性探测器实验宣布,哈勃常数为69.32 ± 0.80;

2013年3月21日,从普朗克卫星观测获得的数据,哈勃常数为67.80 ± 0.77;

2016年7月,SDSS-III重子振动分光镜勘测公布的数据,哈勃常数为67.6;

2018年7月,利用哈勃望远镜和盖亚任务,测得哈勃常数值为 73.52 ± 1.62;

……

对哈勃常数值到底是多少的争论,长久而激烈。

事实上随时间的流逝,哈勃常数也在改变,并不是一个确定的值,这种不确定性被某些科学家认为“带着神秘的色彩”。

上世纪末,科学家们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对数十颗观测“造父变星”,估算它们与地球的距离确定的新哈勃常数,把宇宙年龄锁定在了137.5亿年左右,已经被普遍接受。可是最近又有156亿年等等数值出现。这再次验证了那句话:

“天文物理经常都是错的,但从未被怀疑过”。

认同大爆炸理论,则时间有限,则宇宙不可能无穷大。

综合考虑宇宙年龄、天体运动,加上莫名其妙的空间膨胀(爆炸之初比光速快的多,随后越来越慢),一些天体物理学家,把宇宙半径定在了460亿光年上下。

后来美国天文学家又把这个数字敲定为780亿光年或者更长,则这个球形宇宙长度至少为1560亿光年。——这是宇宙尺寸的下限,其内部是网状结构,类似蜂窝或者大面包。

20 世纪80 年代初,澳大利亚天文学家观测到的一个类星体距离地球达200亿光年,这是我们所看到的最远距离,还不是宇宙的实际边缘。而且这个数据本身也不一定准确,因为距离实在太过遥远,又没有很好的参照物。今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观测距离显然会越来越远。

大爆炸宇宙的最终命运,决定于物质的多少:

如果物质密度超过临界密度,宇宙的膨胀最后会停止,并逆转为收缩,最终将导致宇宙“大坍缩”。

按照“弗里德曼方程”估算(亚历山大·弗里德曼依据“广义相对论”推出的一组方程),科学家们几十年中一直认为,宇宙最终会在星系之间的引力作用之下收缩,重回奇点状态。

但二十世纪末(1997年开始)多国科学家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所进行的观测研究却得出了一个最惊人的结论:

宇宙膨胀在不断加速(而且逐渐变冷),有一种神秘的力量不仅仅在驱动宇宙扩张,而且是在以更快的速度扩张!

这一发现轰动了世界,“震动了宇宙学的基础”(评价出自瑞典皇家科学院)。

陈学雷研究员(研究暗物质和暗能量的)说:

“它撼动了整个宇宙学的基石。这就像是你往上扔一个皮球,结果发现皮球并未逐渐减速,却加速向上飞去了!”真是匪夷所思,令人惊叹不已!

没有人知道这个神秘力量是什么?这种力量的载体是什么?科学家们把它称为“暗能量”。

据说,“暗能量”在宇宙能量中的比重占到了73%。迄今为止,对于这种神秘能量,天文学家们几乎一所所知。

天文学家利用“哈勃”望远镜,还发现了占宇宙总质量大部分的“暗物质”。

据说,宇宙大约是由4%的普通物质,23%的暗物质和73%的暗能量构成的。这预示着我们现在看到的宇宙、认识到的宇宙只占整个宇宙4%的比例,而占96%(李政道先生甚至还认为是99%以上)的东西是什么,我们根本不知道。

——这一发现显然预示着爱因斯坦、霍金等人可能都错了,“影响并决定整个宇宙的力量并不是引力和重力等已知作用力”,而是以“宇宙常量”形式存在的“暗能量”和“暗物质”(有科学家说)。

(直接解释:

“暗能量”就是“真空能”——诸佛法身具有的能量。

在“所谓万有引力”、电磁力、强力和弱力之外,还有第五种力——“真空力”,它可以随意变成引力和斥力。

局部宇宙不断加速的原因有二:

一是真空力的推动;

二是在新旧大千世界的边界,不断有物质从真空涌现,无中生有。

我们的局部宇宙在其引力作用下、在佛力推动下,会出现局部的加速膨胀,但大宇宙整体基本上不存在膨胀。)

按照“大爆炸理论”,宇宙膨胀正在加速,这意味着宇宙正在分崩离析、正在瓦解。

宇宙的最终命运,据说是无限膨胀下去。

宇宙物质将变得越来越稀疏,最终将变得“空空荡荡”。

随着熵值的最大化,宇宙中再也没有任何可以维持运动或是生命的能量存在,所有物质都会衰变为“光子”和“轻子”,在一个莫名其妙竟然会自行膨胀的荒凉宇宙中游荡……

“大爆炸理论”并不正确、漏洞百出,只是一种很流行的假说而已。虽然在当今科学界,支持“大爆炸理论”一时变成了压倒性的共识,却并不代表它以后不会被推翻。

现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也一样)的许多理论都是错误的,不仅仅是因为现代科技刚刚萌发——人类真正有条理的发展科学技术满打满算也就三百多年,更是因为来自西方的理论远离了客观、远离了真实。

欧美科学家极其武断地排斥了高级生命的存在,把宇宙自然史和人类社会史想象成纯粹的自然演化进程,这与实验老鼠永远都不知道自己在被别人操纵控制,竟竭力要编织出一部完全属于自己的“自然”历史一样滑稽可笑、很不着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