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为什么能一统天下?
千百年来众说纷纭,答案无数。
一般公认的答案是:
一、经济发达。
秦国据有关中、川蜀两大经济区,经济基础雄厚。有郑国渠、都江堰等闻名天下的水利工程,又率先施行牛耕,使用铁器。
二、制度先进。
由于变法,秦国成了中国第一个最彻底的高效率的平民社会。中央集权、郡县制,小家庭生产制度,按军功爵分配的社会制度等等等等,适应了战时需要。而他国或多或少,还停留在以世袭贵族为主的封建社会。
三、文化先进。
这一点可能人们会有异议。
在学术思想上秦国可能确实比较落后,但秦之小篆,隶书,难道不先进?圆形方孔钱,较之六国货币,难道不先进?还有集大成的《吕氏春秋》等等。
所以在文化上,至少是难分轩轾。
四、人才荟萃。
秦国一向大胆接纳重用外来人才,秦国早已成为天下精英的向往之地,仿佛现在的美国。许多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投奔了秦国,变法之后,更是精英云集、人才济济。
五、优越的地理区位。
关中四塞之地,金城千里,进可攻退可守,较之六国的平原旷野,无险可守,自然优势多多。
六、君主英明。
秦自献公、孝公以下明君辈出,没有出现过昏暴之君,孱弱之主。
当然还有很多。
但我们也可以弱弱的问一句:这些有利条件是不是其他好几个国家,也曾拥有?从其他地方开始,就不能统一天下吗?
太史公司马迁的意见是:
“秦始小国僻远,诸夏宾之,比于戎翟;至献公之后,常雄诸侯。论秦之德义,不如鲁卫之暴戾者;量秦之兵,不如三晋之强也;然卒并天下,非必险固便、形势利也,盖若天所助焉。”
——秦国起初只是一个偏远小国,中原各国都排斥它,把它比作戎狄。但从献公以后,一直在诸侯中称雄。论起秦国的德义,还不如鲁卫两国中那些凶暴乖戾的人;计量秦国的兵力,也不如三晋强大,但最后却吞并天下,这不一定就是因为秦国凭据天险,攻守方便,地理形势非常有利,更好像上天对它有所扶助似的。
“更可能是上天帮助了秦国”,只此一点,司马迁的见识已经远胜今人。
事实上,由秦国来统一天下就是天意。
虽然班固大骂“吕政残虐”,向汉明帝表忠,但他也怀疑秦得天下是上天的意志:
“然以诸侯十三,并兼天下,极情纵欲,养育宗亲。三十七年,兵无所不加,制作政令,施于后王。盖得圣人之威,河神授图,据狼、狐,蹈参、伐,佐政驱除,驱灭天下。”
——他揣想秦人得到了圣人的威灵,河神之图箓,也就是上天的授权。
(狼,狐,主弓矢星。参伐主斩艾事。言秦据蹈狼、狐、参、伐之气)
图箓是天赐的符命之书,作为统御天下的凭证。汉人以为帝王都是得受图箓,应运而兴的。
这种思想以后代代流传,如:
“唐公名应图箓,动以信义,豪杰响应,天所赞也。”《旧唐书·儒学传下·柳冲》
——虽然古人还不大明白其具体过程,但较之当代那些垃圾学者,认为世界历史上所发生的一切都只不过是偶然现象,还是高出了几个档次。
嬴政是上天的长子。所以不管怎样的离奇曲折、不可思议,他还是以一个秦昭王生于邯郸的普通曾孙的身份,入秦仅仅四年,就令人瞠目地接手大秦王国,并在亲政十几年后一统天下。
李白诗:“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中“挥剑决浮云”,“明断自天启”两句,实际上就是承认嬴政是上天之子。
——所谓“天子之剑,直之无前,举之无上,案之无下,运之无旁,上决浮云,下绝地纪。此剑一用,匡诸侯,天下服矣。此天子之剑也。”(《庄子》)
人类历史是由上天决定的。
拉开天幕,拨开天云,用天眼俯察鸟瞰:
宇宙无边,群星灿烂,佛国众多。
围绕着数以千万亿的太阳,行星无数,地球无数(广义的)。
许多的行星都已改造,上面都有人类在生存繁衍——构成六道中最关键的一道。
无数的神灵都在辛勤工作,保护着人类,保护着各个行星。
整个宇宙按照上帝的计划有条不紊地运转着,更具体的命令则从处于每个大千世界中心的佛国净土发出。
按照上天的统一安排,各个行星都在上演自己的历史大戏,波诡云谲,波澜壮阔。
很多的神灵下界,或者建功立业,或者隐居修道。
真龙天子降临之地,都是各个行星上的要地。在每个天子周围,都有为数不少的神灵围绕着,他们以人的外形出现,帮助天子,或征伐天下,或治理国家。
嬴政也不例外,在他身边,来自上天的神灵就大有人在。有的是他的后宫嫔妃,有的是他的文臣武将。
武将中的王翦、王贲、蒙武、蒙恬、李信等人就是上天派给他的天将。包括在内整编军旅,运筹帷幄的尉僚。
至于文臣那就更多啦。
没有上天的授命,没有大批文武良臣的效命疆场,俯首案牍,天子又焉能统一天下,奄有四海。
在这一点上,现代人类的认识,已经大大落后于古代。
古人云:
“明明上天,照临下土。神之听之,介尔景福。”
“天生烝民,有物有则,天临有周,昭假于下”。
(上天创造了人类,有事物就有其规律,上天俯视周朝,看到周王在下面虔诚祈祷。)
“皇矣上帝,临下有赫。监视四方,求民之莫。”
“天将兴之,谁能废之?违天,必有大咎”。
曾国藩也说:“古来大战争、大事业,人谋仅占十分之三,天意恒居十分之七。”
当然“天祚明德”也是“有所厎止”——有时间限制的,所以有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之说。
维吉尔(Publius Vergilius Maro)说:奥古斯都的罗马之所以能君临天下,乃是上天的意志,是为了给全世界带来和平与文明。
《圣经》说:
上帝从一本造出万族的人,住在全地上,并且预先定准他们的年限和所住的疆界,要叫他们寻求上帝。
“至高者在人的国中掌权,要将国赐与谁,就赐与谁,或立极卑微的人执掌国权”(见俞峰先生收集的资料)。
某网友惊叹秦国的明君出现率,他说:
“看看秦国:献公、孝公、惠王,连续三代明君,战国时六国没有过连续三代的时候。魏国两代,齐国两代半,燕国一代,赵国一代,楚国悼王,肃王,宣王,威王。也就是说只有楚国可以与之媲美。但是秦国唯一一个好大喜功的秦武王离奇地死了,而接下来的是在位54年的秦昭襄王;再接下来,稍微缺少一点王气的秦庄襄王又仅仅在位3年;再之后是秦始皇,这样的明君出生率有如神助。
加上赵武灵王离奇死去,不得不承认秦国统一六国乃上天使然。”
秦献公在位23年,
孝公在位24年,
秦惠文王在位27年,
秦武王在位4年,
秦昭襄王在位56年,
秦孝文王在位1年,
秦庄襄王在位3年,
秦始皇帝在位37年——公元前246年—前210年。
——八位君主,可能除了秦武王有点不着调,竟然举鼎绝膑以外,可以说没有一个昏君。
秦灭六国,中国再一次获得了统一。
这绝不仅仅是再次统一,而且是一次制度的大转型。
在中国历史上,有三大地标:
一、黄帝称天子,为天下共主,这标志着中国的首次统一,标志着中国“封建”时代的开始;
二、秦的统一,嬴政的统一,以中央集权的郡县制替代了层层分权的封建制。
三、即将到来的大转折——以普世实施的民主制,取代人对人的统治,取代一党专制,中国人民在经历漫漫五千年的地狱轮回之后,再一次拿回属于自己的神圣主权。
我们是幸运者,我们正在经历历史,创造历史。
然后世界开始整合,地球村开始统一。
那时我们上溯历史,可能注意到:
一、封建时代初期,是君主推举制,然后是家天下,是夏商周三代。
二、郡县时代职业官僚取代了世袭贵族,分权没有了,君主与百姓距离更加遥远,政治基本上愈加黑暗——然而这也是势逼至此,无法选择的事。
在郡县制——专制统治的末期,家天下的王朝政治,改换成了北洋王朝、改换成了蒋家王朝,改换成了等等等等。
一头一尾恰成对称,前后都是民主时代。
孙中山的革命并没有结束专制统治,只是迫使专制不再明目张胆,迫使专制改头换面,迫使专制开始了挂羊头卖狗肉的诈骗生涯。
大净化以及大净化后的两三个世纪,就是世界统一时代,就是上天所谓“四龙时代”。
彼时世界统一,并开始日益坚凝牢固。
三大地标都是制度的大转型,都是最重要的历史时刻。混沌重开,风雷激荡,令人热血沸腾。
嬴政的统一恰在其中。
所以古人有:“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坼,推翻一个世界”的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