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末年殷商

时间: 2025-03-19 15:14:10
A+ A- 关灯 听书

左龙为什么要在商末下界?

这还得儿从殷商说起:

当年有娥氏女简狄生契,及长,为司徒;佐禹治水有功,帝舜封之于商,赐姓子氏。

自此,其后嗣商族“宅殷土茫茫”。

十有四世,传至成汤(天乙),得伊尹、仲虺等大贤之助,洁己修德——“圣敬日跻”。感动了诸侯,感动了人民,也感动了上天。于是“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逐桀,灭夏,“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乃都亳,“践天子位”,“平定海内”。

商多名王——《晏子春秋》曰:“汤、太甲、武丁、祖乙,天下之盛君也”。现在看来,这个“盛君”的名单,还可以加上太戊和盘庚两人。

考古发掘也证实:

持续五百数十年的殷商,的确是一个伟大的王朝。中华文明在此,迎来了自己的第一次“暴涨”。

虽较埃及和两河后起,但此时却已有骎骎然后来居上之势。正如《全球通史》作者所说,“在青铜时代最重要的工业上——殷商的青铜冶铸技术在世界上居于遥遥领先的地位。我们从它的农业(余粮酿酒之多),畜牧业(祭祀用牲之多)(还能驯象),纺织业(包括丝织),建筑业(巨城),制陶(包括原始瓷器),制车(考古出不少战车),治骨,治玉,乃至文字、美术、音乐、天文、历法都能看到这一点”。

然盛极则衰,泰极否来,宇宙的辩证法(是老子而不是黑格尔式的)不可抗拒。

自武丁之子帝甲开始,衰败还是不可避免地到来了,史称:——“帝甲乱之,七世而陨”。

帝甲后嗣,商王武乙“射天”,慢神,被暴雷击死;
其子文丁继位。十一年,囚杀“周侯”、“周方伯”(甲骨文)、周“牧师”季历,与周交恶;
文丁之子帝乙,征东夷“人方”;
其子帝辛(纣)接位,再征东夷。

这位“商纣”,可是一个大名鼎鼎的人物!

《荀子》形容此人:“长巨姣美,天下之杰也;筋力越劲,百人之敌也。”

《史记·殷本纪》说此:“帝纣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知足以距谏,言足以饰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之下”,而且:“好酒淫乐,嬖于妇人”。

总而言之,这是一个文武双全的大帅哥,但酷嗜声色,好大喜功!

精力充沛、好大喜功的子受辛上台之后,果然是大展拳脚。

对外:穷兵黩武,倾其国力,继续征讨东夷各部落——甚至派出了战象队。

对内:则是大兴土木,“南距朝歌,北据邯郸及沙丘,皆为离宫别馆”。财力不及,就残酷压榨臣属的诸侯、方国,厚敛本国百姓;滥征内外民力,继之以大量使用抓来的奴隶劳动。

有王如此,上行下效。

《尚书·微子》记载,“彼时殷商大小官员无不攘夺偷盗,作奸犯科”。

《尚书·酒诰》说他们是,整天不干正事,“不理民怨,荒湎于酒,腥闻于天。恶行种种,不及殚述”。

历史记载(辅之以考古),表明:

当时的统治阶级已经是腐化堕落,日甚一日。

对于这种恶政,朝中正士和平民百姓乃至诸侯方国,当然要起来反抗;而殷纣的对策则是:重刑与征伐。

于是“小民方兴,相为敌仇”,诸侯怨叛,此起彼伏。诺大殷商,已是“如蜩如螗,如沸如羹”,“若涉大水,其无津涯”。——整个国家呈现出一副风雨飘摇的末世景象。

盛衰多相对,此衰则彼盛!

正当天下共主“大邑商”因内外矛盾激化,濒于灭亡之际,位于中国西部关中的“小邦周”却在悄然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