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历史中的人,不一定懂得历史。哪怕你整天捧着历史书看,也不一定真能看懂。
从1500年开始的,世界性的春秋战国时代已经走到自己的尾端,估计几十年后,就会结束。
代替郑、齐、晋、楚、宋、吴、越、燕、韩、赵、魏、秦等国的,是葡、西、意、荷、英、法、德、俄、日、美、中等世界列强。
民族国家即将终结,世界联邦呼之欲出。
这就像往昔封建时代即将终结,帝国时代即将开始一样。
这是更高层次上的整合。
在整合世界上,不仅经济一体化,国际组织的作用更是至关重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全球化趋势的推进,国际组织快速扩张,它们不仅数量上数以万计,而且覆盖广泛,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体育、卫生、教育、环境、安全、贫穷、人口、妇女儿童等等众多人类生存和发展相关的领域,已成为左右世界局势和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国际组织是为了适应国家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交往的领域和地区不断扩大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根据网络百科资料:
19世纪最早在欧洲出现了如莱茵河、易北河等国际河流委员会。
19世纪后半期,科学技术和交通工具的进步使国际交往逐步扩大到社会生活的许多领域,在通讯、公共卫生和经济贸易等方面,出现了“国际行政联盟”的组织形式,如国际电信联盟(1865年)、万国邮政联盟(1875年)等。这种以专门业务和行政性的国际合作为目的的组织,成为现代国际组织的雏型。
进入20世纪后,出现了以政治和国际安全为中心的综合性的国际组织,其中有全球性的如国际联盟和联合国,也有地区性的如阿拉伯国家联盟、非洲国家统一组织等;还成立了各种专门业务性的国际合作机构,如联合国专门机构。
关于国际组织的思想可谓源远流长,早在14世纪,思想家但丁就倡导成立“人类统一体”、“联合统一的世界各国”。现代意义上的国际组织思想植根于18世纪与19世纪一些智者的著作,如圣西门倡导建立“欧洲议会”,本森倡导建立“国际法庭”,康德倡导“和平联盟”等。中国的康有为在其《大同书》中也发挥了中国古代“大同世界”的思想。
国际组织在20世纪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一是两次大战期间,以人类第一个具有广泛职能的世界性组织——国际联盟的成立为标志,除国际联盟外,出现了如国际劳工组织一类的专门机构,国际常设法院这样的国际司法机构,以及一批非政府组织,而后爆发的二战则暂时中断了这一进程,按照UIA(国际协会联盟)统计,1909 年,全部政府间国际组织有 37 个,国际非政府组织有 176 个,所有类型的国际组织共有 213 个,而到 1951 年,全部政府间国际组织有 123 个,国际非政府组织有 832 个,所有类型的国际组织共有 955 个,分别增幅在 2 - 4 倍之间。
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自二战结束前至20世纪80年代末,是国际组织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国际联盟的失败和二战的爆发等事实激发人们去追求和创造更高形式、更有成效的组织形态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并促进发展。以联合国的诞生为标志,一大批全球性、区域性政府间国际组织雨后春笋般涌现。
据UIA统计,1989年,各类国际组织共有24131个,比1951年增加了24倍多,其中政府间国际组织数目为4068,非政府间国际组织有20063,比1951年分别增加了24倍和32倍之多,其中20世纪80年代十年间各类国际组织共增加了12383个,几乎相当于此前一个世纪国际组织数目的总和。当时非殖民化运动的成功促进了新兴独立国家的数目剧增,国际社会的规模骤然间扩大了数倍,出现多元化的国际格局。
苏美雅尔塔体系及联合国集体安全体系有效制止了世界性战争的爆发,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流。同时,世界贸易市场、资本市场、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技革命的传播,促成了国家间相互依存关系的发展,寻求国际治理机制化、组织化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全球化的浪潮在涌动。
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自冷战结束后至今,是国际组织处于全球化时代的发展阶段,也是国际社会组织化程度大幅度增强的阶段,主要表现于贸易、金融领域的经济全球化,是一个货物、服务、生产要素更加自由地跨界移动、合理配置、各国经济更加互相依存的一体化进程,这一进程大大强化了国际组织的地位,要求他们在形成和实施普遍性原则、规则和制度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国家对国际社会整体的义务大大凸显起来,国际社会日益要求加强对国家行为的规范机制,政府间组织更多地被用作制定和实施国际法的手段,从而推动国际法从一个软法、弱法到强制实施的转变。
国际社会参与者的成分也发生着深刻变化,在传统主权国家、政府间国际组织继续占主导地位的同时,涌现了大量的非政府组织,市民社会的形态呼之欲出,根据UIA统计,2004-2005年,包括其所有类型的各类国际组织共有58859个,比1991年多1倍以上,其中,政府间国际组织数目为7350,非政府间国际组织有51509,分别比1991年多61%和109%。国际社会的日益组织化不仅表现在国际组织数目的增长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国际组织范围的扩大上,它早已冲破初创时期的地域、领域局限,活跃在当今人类社会的所有方面。
按组织属性,国际组织可分为两种主要型态:
政府间国际组织
成员都是主权国家或其它成员不必为主权国家的国际组织(像欧盟和世界贸易组织)。
非政府间国际组织
任何国际组织,凡未经政府间协议而建立的,包括独立组织,民间组织,第三部门,志愿协会。
根据性能,国际组织可分为综合性(即一般政治性的)和专门性两种。
根据成员国的地理范围,可分为全球性和区域性两种。
结合上述所有标准,国际组织可分为四类:
(1)全球综合性组织。如联合国,成员具有普遍性,兼有政治、安全、经济和社会发展、科技文化合作,以及人权保护等多种职能。这类的组织是允许所有国家加入的。
(2)全球专门性组织。具有某种特定功能,故又称功能组织。最典型的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还有如国际劳工组织、世界卫生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等。这类的组织同样是允许所有国家加入的。
(3)区域综合性组织。具有政治、安全和社会经济功能的地区性组织。如美洲国家组织、欧洲共同体和东南亚国家联盟等。这类组织是接受世界上,某一地区或大陆的成员加入的。
(4)区域专门性组织。可分为经济贸易、军事同盟、科技文化等类别。
此外还有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等少数组织,虽都具有专门功能,但其成员国并非严格以地区而是以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以及军事战略关系为分野的。
著名的国际组织很多,譬如:
政治类组织
欧盟
独联体
上海合作组织
阿拉伯议会联盟
阿盟
拉丁美洲议会
阿拉伯马格里布联盟
非盟
美洲国家组织
法语国家组织
东盟(东南亚国家联盟)
里约集团
国际移民组织
伊比利亚美洲国家首脑会议
北约(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禁止化学武器组织
南亚区域合作联盟
波罗的海国家理事会
非统(非洲统一组织)
各国议会联盟
政府间移民委员会
巴统
亚洲议会论坛
海湾合作委员会
大赦国际
国际刑警组织
伊斯兰会议组织
英联邦
国际刑事法院
加勒比国家联盟
南美国家共同体
社会党国际
核供应国集团
葡语国家共同体
不结盟运动
澳新美理事会
自由进步党国际
巴黎俱乐部
七十七国集团
国际劳工组织
……等等等等。
经济类组织
世贸组织
亚太经合组织
石油输出国组织
政府间发展组织
亚洲开发银行
世界银行
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
非洲开发银行
欧洲复兴开发银行
环印度洋地区合作联盟
美洲开发银行
加勒比开发银行
中部非洲国家经济共同体
欧洲中央银行
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
国际展览局
南方共同市场
比荷卢经济联盟
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
安第斯共同体
太平洋岛国论坛
博鳌亚洲论坛
太平洋共同体
东南非共同市场
世界旅游组织
东非共同体
西非经济货币联盟
加勒比共同体和共同市场
国际能源机构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
世界能源理事会
拉美一体化协会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
黑海经合组织
反洗钱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等等等等。
科技、文化、体育等专业类组织
世卫组织
世界民主青年联盟
国际足联
国际科学理事会
世界基督教会联合会
亚奥理事会
国际自由工会联合会
国际奥委会
世界遗产委员会
万国邮政联盟
世界盲人联盟
国际音乐理事会
国际新闻工作者联合会
国际大学协会
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
世界穆斯林大会
无国界医生组织
国际翻译工作者联合会
国际新闻电影协会
国际自然及自然资源保护联盟
世界佛教徒联谊会
国际志愿服务协调委员会
国际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联合会
世界医护人员联盟
国际反贪局联合会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等等等,不胜枚举。
如果说十九世纪是国际会议的世纪,那么,二十世纪就是国际组织的世纪。
看了这么多引文,对于如何统一世界,明睿之士应该已经心中有数。
——具体说起来就是“上下其手”。
一是从经济联合入手,从自由贸易区起步,进而关税同盟,进而共同体,进而政治联盟,最后是世界联邦。
二是从上面入手,逐步向世界性组织让渡权力,水到渠成之时,国际组织就可以直接变为世界联邦的相关组织。
还有一条中间道路——发展世界性的政党组织,这种组织的推动力可能更加巨大。
统一世界的第一步,叫做“中西结合,医治中国”。顺应世界潮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实现中国的政治现代化,制度现代化。
必须扩大普选面,从村到镇,从镇到县,从县到市,从市到省,从地方到中央,实现邓小平先生在二十一世纪施行各级行政首长全国普选的伟大理想。
必须确立人民主权原则,确立三权分立的制衡制度,实行议员直选(像越南一样),司法独立。
必须在宪法中颁布相对独立的《权利法案》,保障个人的基本权利不受任何团体或多数侵犯。
必须确立法治原则,消灭一切封建特权残余,真正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一切政治上的压迫皆应消除,中国人民理应享有极其广泛的个人自由。
要在暂时实行混合所有制的市场经济基础上,建立一个经济平等的福利社会,使一切国人再没有对住房、教育、医疗、失业的重重担忧,使人民摆脱经济匮乏,生活在无忧无虑,闲适自得之中,但又同时兼顾公平与效率。
必须实施税制改革,使直接税成为最大税源,以累进的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以及馈赠税、遗产税、财产税为主,平衡社会财富,抑制两极分化,实行对中下层人民的转移支付。
许多可能的新政还不便列举。
在种种改革的基础上,一个自由、公正、充满人类友爱的伟大国家才能傲然矗立,成为文明世界的又一座灯塔,它的经济第一,科学第一,思想第一,政治凝聚力第一,它的光芒将比美利坚更加辉煌灿烂。
中国经济第一的趋势已经十分明显,以国人之勤劳刻苦,GDP总量再次跃居世界第一,恢复祖先两千年的光荣,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华人的智商甚高,世界公认,实行教育民主化,不再以造就奴才为目的,结合美式教育的优长,培养具有批判精神的创造性人才,再加上国家对基础科学,企业对应用技术的大量投入,那么科技发明第一,成为世界科技中心的一天并不遥远。
我们的意识形态,正如本人所说:
其一,已经懂得什么是神,上帝是谁;
其二,已经知道怎样去证明高级生命的存在(用禅定开发出的功能),这就是我们重建信仰的基础。
恢复传统儒学对于“昊天上帝”的信仰,在同一个上帝的旗帜下,整合一切宗教,把各个教派中不合时宜的东西剔除掉,有什么困难吗?
具体的细节,我们以后慢慢商量。
人类历史大概的我已经代为告知,更多的内容以后还会告知。
这才是真正的历史。
从猿到人之类的理论,则纯粹是在拿人类开涮!
在空间上,我们知道了宇宙生命的结构,在时间上,我们了解了祖先、自己、后代真实的旅程,则在思想领域,我们已经暂居第一(以后普及了也就没有什么第一第二)。
中国民主制度与他国不同之处,就在于,我们的民主在更大程度上可以是直接民主。
以后政府将担负光纤到户,给一切适龄公民配备电子设备的责任,在此基础上,许多重大问题都可以在网上投票决定——把代议制和直接民主制率先结合起来,则对于民主是否所谓挂羊头卖狗肉的争论自然而然会烟消云散。
上面那段“内修政理”的话写的很不好,闪烁其词,畏首畏尾,一多半内容已经自我阉割,看完之后,我真想给自己两巴掌。
怎样割除毒瘤没写;
怎样修订法律没写;
怎样赈济贫民没写;
怎样肃贪没写;
如何平均地权没写;
怎样节制资本没写;
社会保障网如何编织没写;
教育如何现代化没写;
垄断企业的改造;
产业政策的制定;
选举制度的革新;
......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太多太多的东西没有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