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华民族宝地

时间: 2025-04-28 16:15:35
A+ A- 关灯 听书

台湾不仅战略地位重要,为中国东南沿海天然屏障,她本身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块宝地。

众所周知:台湾土地面积约3.6万平方公里,人口两千三百万。

台湾有峰峦起伏的高山,风景秀丽的平原,四临茫茫大海,有附属岛屿共八十多个。海岸线总长达1600公里,海域广阔,占中国三百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疆域很大一块。

仅钓鱼岛周围海域面积即达17万平方公里,相当于5个台湾本岛面积,这一点,远非内陆省份可比。

台湾是著名的世界旅游胜地,占全岛2/3的高山峻岭,风光雄奇秀美,以“山高、林密、瀑多、岸奇”著称。飞瀑流泉随处可见,水力资源丰富;温泉磺溪密布,甚具疗养治病奇效。

西部海岸,宽广笔直,水清沙白,极宜泳浴:阳光白浪,轻风椰林,充满热带海滨的浪漫气息。北部海岸,海蚀地貌,鬼斧神工、千奇百怪,别有洞天,号称“海上龙宫”。

重山峻岭间,到处都是森林,占全岛总面积的一半以上,树木类型多达4000多种,相当于整个欧洲大陆木本植物种数的三分之二。木材蓄积量3.26亿立方米,有多种名贵的木材,原始森林中的千岁古木,比比皆是,世所罕见。

台湾农耕面积约占土地面积的四分之一,盛产稻米,有“米仓”之誉;一年二至三熟,米质好,产量高;盛产蔗糖,有“东方糖库”之称;盛产茶叶,其中冻顶乌龙茶,驰名中外。

蔬菜品种超过90种,栽种面积仅次于稻谷。

又素有“水果王国”美称,水果种类达80多个品种,一年四季源源不断。

花卉产值也相当可观。

台湾四面环海,渔业资源丰富。东部沿海岸峻水深,是太平洋暖流拐弯的地方,渔期终年不绝;西部海底为大陆架的延伸,较为平坦,底栖鱼和贝类丰富。台湾近海渔业、养殖业,远洋渔业都相当发达,有“鱼仓”之美誉。还有珍珠、珊瑚出产,珊瑚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80%。

除了铁矿不足,其他矿产比较丰富,已发现的有110多种。海上则很可能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台湾海峡海域到北部的东海海域,都是蕴藏丰富油气的地区。联合国预测,东海的油气资源有约上百亿吨,还有可燃冰资源。——仅钓鱼岛附近海域,就有大约几十亿吨的石油地质储量。

台湾是全球第16大经济体系,电子工业对世界经济举足轻重,世界大多数电脑电子零组件都是在台湾生产。

台湾工商业发达,除了电子,还有石油精炼,装备,化工,纺织,钢铁,机械,水泥,食品加工,汽车,日用消费品,医药等工业。

数据显示,2019年台湾GDP总量约为6114.5亿美元,世界排名第23位;人均GDP约为2.6万美元,世界排名第38位。

——如以购买力平价计算,2010年台湾排名世界第22位,超越排名25的日本及27的韩国,也超过欧洲的英国(排名22)、法国(排名24)、西班牙(28名)、意大利(排名30)。

2010年人类发展指数排行世界第18位,被列为高度发达地区。

台湾GDP中,工业产值占三分之一,服务业占三分之二,农业产值仅占1.6%,已经高度工业化、信息化。

2011年台湾出口3083亿美元;进口2816亿美元。2011年对大陆及香港地区出口1240.5亿美元,进口452.8亿美元——大陆与台湾已经是第一贸易伙伴。

台湾2010年外汇储备三千七百多亿美元,仅次于大陆、日本和俄罗斯,排名世界第四。2011年则在四千亿上下,还是第四。1987年台湾外汇储备曾经一度超过日本,变成世界第一,可见其经济、技术实力之强悍!

台湾回归后,将是中国的一个经济强省,大概排在广东、江苏、山东、浙江之后,名列第五。

台湾已经由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工业,升级为高科技产业。它的对外投资很大,是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和越南的主要投资来源,在中国大陆据说目前有五万多个台资企业,长期在大陆居留的台商及眷属已有上百万人之多。

——台湾与大陆的经济联系已经极其紧密,这是中国行将统一的前兆。

改革开放以来,台湾对大陆投资已经接近两千亿美元(有许多迂回投资,准确数字不好找),仅次于港澳;创造了一千七八百万个就业岗位,在大陆纳税一千数百亿美元,贸易总额贡献率大概在百分之十三左右——台商为大陆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是中国经济腾飞的两翼之一。普京上台之前,俄罗斯人曾为此非常羡慕中国。

台湾是经济强省,更是中国第一文化强省。

马英九说:只有在台湾,才能学到完整的中华文化,台湾要做“世界中华文化的领航者”。胡锦涛也说,“中华文化在台湾根深叶茂”。

许多学者认为:中国大陆存在着明显的文化断层。

——对于西方文明,中国大陆只是吸收了浅层次的、表面的物质文明、科技文明,却丢弃了其中高层次的制度文明、精神文明。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大陆早已革了它的命,“弃之如敝屣”。

文革期间,天下第一陵黄帝陵被永久性的毁灭;

炎帝陵主殿被焚,陵墓被挖,“焚骨扬灰”;

1966年11月,掘开曲阜孔子陵墓,孔子遗骸和遗物惨遭游街示众,并被焚毁;曲阜“三孔”(孔府、孔庙、孔林)共计毁坏石碑千余块,捣毁文物六千余件,焚毁书籍十万余册,砍伐古代松柏五千余株,盗掘陵墓二千余座。

全国被毁庙宇、文物无数,中华传统文化遭到了毁灭性打击。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人一切向钱看,只注重物质生产,只注重GDP发展。

由于免费住房、免费医疗、免费教育的社会福利全部取消,几千万工人下岗,物价猛涨、税费繁苛,没有钱寸步难行。

再加上物欲横流,大陆官员、民众都是挖空心思捞钱、赚钱,甚至不惜贪污受贿,坑蒙拐骗、制假售假,卖淫贩毒、杀人越货……

——物质文明开始发展,精神文明竟一片荒芜。

直到近年,假大空的哲学说教破产,意识形态变成空白,迫不得已,御用秀才们认为儒学可以维持稳定,开始乞灵于孔夫子,古典文化才终于有了一点恢复的迹象。

与大陆不同,台湾保存着完整的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的中华传统文化。

国民党虽然治国无能,不能与时俱进,在内战中吃了败仗,但一撤退到台湾,就开始清除日本殖民文化的影响,致力于全面复兴中华传统文化,且采取了许多措施。

当大陆进行“文化大革命”的时候,蒋介石却在台湾发起了“中华文化复兴运动”,并亲自担任总会长,全力推动文化复兴——“延续中华民族的文化命脉的使命,历史地落在了台湾”(见《谁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

国民党提倡“礼义廉耻,孝悌忠信,仁爱和平”,强调“长幼有序,敬老尊贤”,为台湾各级学校立下了“礼、义、廉、耻”的共同校训。

一大批文化精英到台,像张大千、胡适、罗家伦、傅斯年、梅贻琦、林语堂、梁实秋、钱穆、罗家伦、毛子水、钱思亮、英千里、张佛泉、朱家骅、董作宾、吴敬恒等人,再加上数以万计的知识分子、学生,为台湾继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台湾沿用中国传统的繁体字,受过教育的民众都能说一口字正腔圆的国语,以仁义道德“温良恭俭让”为主导的中华传统伦理、思想观念仍然占据着思想道德高地,信守着从大陆传过去的宗教与民间信仰,亦保留着许多中国传统习俗。

台北的城市道路命名,也处处传递出强烈的中华传统文化色彩,都是“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大同”、“正义”,“爱国”,“民权”、“民族”、“民生”等等,让人感叹“中华传统文化历尽波折却依然厚植于宝岛的每一寸土地”(见网上文章:《谁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

从上世纪60年代起,台湾成立了“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孙中山的诞辰(11月12日)还被法定为中华文化复兴节。

文化复兴运动的宗旨是:以伦理道德为淑世之本。

最具体的行为表征就是: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其最重要的哲学基础就是一个“仁”字。

2008年政党轮替后,国民党执政的台湾当局极力消除“去中国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每年都要隆重举行“祭孔”和遥祭黄帝陵活动,以示传承中华正统文明。

台湾学童在幼稚园里,就开始诵读“三字经”、“弟子规”,甚至《论语》、《孟子》;中小学教育十分强调中华传统文化。

小学教育中,国文、历史等与中国文化相关的课程占了一半以上——非常重视学生的古文训练和中国传统思想的熏陶,经常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讲究修身育德,进行“社交礼仪、生活起居、孝亲敬长、善友乐群、待人接物、爱国”等方面的教育。

中学开设《国民与道德》课程,对初中生重点强化“修己善群、立身处世、互助合作、济人利物、民族意识、民主法制、国家尊严”等方面的教育,以“弘扬中华优良文化”。

高中教科书中的《高中国文》很深,65%以上是文言文(不含诗词),《国学基本教材》全部内容源自《四书》。且开设《公民》课程,以“学养、知能与价值观念、健全品格、弘扬优良文化、培养法制精神、建设和乐社会”作为教育重点。

——可以说,国学在岛内已成为常态化、制度化的学习内容。“礼仪廉耻、温良恭俭让”已经成为台湾人生活中潜移默化的东西。

台湾的传统文化教育并不是一出校门就断档,而是继续向社区、向企业等社会领域延伸,因此才形成了台湾全社会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它寓于台湾的企业管理,寓于台湾许多重要的建筑中(如遍布台湾的数以千计的故居、旧址、纪念馆,文化古迹中),寓于社会的每个角落,方方面面,无孔不入,无远弗届!

全球人口七十亿左右,“无神论者”所占比例在百分之十四到百分之十六之间,堪称“另类”。——其中的大部分生活在中国大陆。

相较之下,台湾有将近百分之八十一的民众拥有宗教信仰,更有超过五成的民众经常参加各种类型的宗教仪式与庆典。无神论者约占18%(其中的大部分也只是半信不信),与大陆正好互为反比。

台湾是政教分离社会,政府无权干涉民众信仰,各宗教受《中华民国宪法》保障,人民拥有真正的宗教信仰权利,传教环境极为自由。

正如教宗本笃十六世2010年底所说:“当宗教信仰自由受到承认,人性的尊严就会根本地受到尊重,同时人格和人的制度也会被坚固。”

宗教是人类精神净化与升华的基础,是公正的社会秩序建构其上的磐石。——真诚地寻求上帝,会使我们获得真理,会令我们的人生不致虚掷。

据统计:佛教与道教为台湾两大宗教。

在2300万台湾人口中,佛教徒约有800万人,而道教徒约有755万人(台湾民间信仰纳入道教体系),二者有一些重叠。另有85万人(3.7%)信奉一贯道,60万人(2.6%)为新教徒,30万人(1.3%)为天主教徒,23万人(1%)信奉弥勒大道,5万3千人(0.2%)为逊尼派穆斯林。还有4%的人口信仰其他十数种中国传统宗教(如:儒教、天德教、天帝教、轩辕教等等)。除此之外,新兴宗教与气功法门等广义的宗教信仰,在21世纪的台湾也各有数万名以上的信徒,传教活动非常活跃。

佛教、道教、儒教等宗教在台湾已呈现融合现象,民间普遍祭拜释迦文佛、观音、玉帝、王爷、妈祖、孔子、关公、城隍、土地公等神祇。

台湾寺庙特别多,香火鼎盛。与大陆不同,进庙不需要买门票——这使寺庙真正发挥了承载民众信仰的功能。

佛教庙宇最多,有许多建筑规模庞大,富丽庄严。道教小庙则遍布乡村,大的城镇亦有不少宏伟的道教宫观(台北市就有道教宫观七十五座)。

台湾宗教界出现了星云法师、圣严法师、证严法师、惟觉和尚等不少高僧大德,远远超过大陆。

台湾佛教的弘法手段非常现代化,他们不仅采用讲经、讲座、共修等传统的方式;还有自己的出版社,出版书籍和音像制品。他们大多创办有自己的网站,甚至自己的电视台。目前台湾共有五家佛教界的电视台,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地传播佛法,创办有佛光大学、华梵大学、玄奘大学、寿山佛学院、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等等。

台湾很多佛教宗派都开办慈善事业。证严法师创办了“慈济基金会”,会员已达461万之多,从慈善、医疗、文化、教育四个方面为社会提供帮助。

台湾天主教会辖下有神父修女共两千位,分别在八百个教堂及大学、医院、地方诊所、安老院、启智中心等处所服务。台湾天主教徒虽仅占台湾人口约百分之一余,但其社会服务事业却极为有名,真正体现了爱人如己的光辉信仰(见《谁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及其他资料)。

由于提倡中国传统道德,宗教盛行,台湾民风淳朴,人民养成了良好的道德风尚。

据大陆旅游者观察:

台湾保持着传统的伦理秩序,台湾的家庭关系很传统。媳妇要听婆婆的话,老人在家里备受尊敬,儿女如果不孝就是大逆不道,远比大陆更像礼仪之邦。—— “只有到了台湾,大陆游客才能体会到什么是中华民族提倡的“温良恭俭让”。

在商店里买东西,服务人员为你提供了服务,不待你说声感谢,人家会主动说声谢谢。

在公交站台排队等车,车上到站的人没有下完之前,绝不会有人上车。

上了车,车上有深蓝色的“博爱座”,那是给老弱病残孕准备的,年轻人总是宁愿站着也不占用。

在餐厅用餐,人们总是非常自觉地保持餐桌和周围的清洁,桌上和地面几乎看不到用餐后的残留物和纸屑”……

大陆游客回忆自己在台湾购物:“……礼貌、笑容、抱歉、连声谢谢,都不在话下,办各种琐事,没一次落空、尴尬、被拒绝。我本能预备遭遇粗暴的态度,冷漠的脸,僵硬荒谬的机制,穷凶极恶的生意经,还有在零星小节上的不专业,不认真,权责不清,或心不在焉——那是我在北京随时随地的日常经验”。

“台湾人亲切,善良,质朴,有礼貌。有的人会以为传统的道德不能适应民主制度。两者真的存在矛盾吗?有一位台湾作家曾讲到台湾人日常生活中的一个情节:电视机前,一对父子面对两位总统候选人为谁应当选争论得面红耳赤,可是一到饭桌前,就“有酒食,先生馔”,立即恢复了传统的礼让孝悌。”——相形之下,大陆只能说是礼崩乐坏,人民(包括本人)已经野蛮化。

台湾朝野几十年的实践,破解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融合这一颇为棘手的难题。为未来中国的道德复兴开辟出了一条光明之路,值得我们好好借鉴。

国民党的党员守则十二条充分说明了这个政党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程度:

一、忠勇为爱国之本。

二、孝顺为齐家之本。

三、仁爱为接物之本。

四、信义为立业之本。

五、和平为处世之本。

六、礼节为治事之本。

七、服从为负责之本。

八、勤俭为服务之本。

九、整洁为强身之本。

十、助人为快乐之本。

十一、学问为济世之本。

十二、有恒为成功之本。

——乍一看,我还以为是古代儒家书院的学生守则。

国民党要求“全体同志,一致遵行…共信共行,互切互磋,亲爱精诚,始终无间。人人能成为世界上顶天立地之人,斯中华民国成为世界上富强康乐之国,然后三民主义能实行于全国,弘扬于世界。千年万世,永垂无疆之庥。”

国民党的政治主张:信仰三民主义,复兴民族文化,谋求中国的富强、民主与统一。——其中就包含复兴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