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宇宙有三种方式:
一、求助科学。
也就是借重实验,构建科学假说,在重重假定之上安立世界。
人的本性需要寻求安全,需要心灵上的平静。不幸的是,对于人类来说,科学的增长是通过猜想和反驳发展的,科学不能证实只能证伪(见卡尔·波普尔,他认为数学和逻辑学不可证伪,即不属于科学)。
也就是说,人类的科学理论都只是暂时性的、很有可能是一些尚未被识别出来的赝品,科学的大厦矗立在沙滩之上,说不准哪一天就会倒塌。
不完全归纳法得出的结论并不一定可信(恰如罗素所说“一只每天被主人照常喂养的鸡,怎么也‘归纳’不出终有一天自己会被主人拧断脖子”),从理论上讲,要确证一种科学规律,我们需要把观察范围扩大到全宇宙,需要采用“穷举法”或者说“完全归纳法”。但这是非常困难,甚至是永远不可能的。
由此,人类的科学知识不能等同于真理。
仅仅凭借科学,身体渺小,还没有冲出太阳系,处境类似井底之蛙的现代人类,很难确立不可动摇、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完全正确的宇宙观。
二、求助佛法神通。
现代欧洲思想家提出的这个似乎不可应对的挑战,事实上早已被东方圣贤解决。
要想证明“绵羊是白色的”,检测世界上所有绵羊即可。
释迦牟尼等圣哲告诉我们:
要想检测这个宇宙,把眼界扩大到宇宙,或者跳到宇宙之外即可。
放下妄想执着,主客观的对立;深入禅定,心归空寂,净极光通达。十方世界洞开,逐渐稳定深化天眼,便能清楚地看到宇宙,甚至看到微尘里的一层层宇宙。
“佛法神通”决非迷信,亦决非科学所能比拟。成佛之后,证果者拥有巨大报身,再看我们的宇宙,如掌上一果、一粟、一尘而已。
譬如在《观无量寿佛经》中释迦牟尼佛即说,阿弥陀佛的报身为60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
(“阿难!当知无量寿佛,身如百千万亿夜摩天阎浮檀金色,佛身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眉间白毫,右旋宛转,如五须弥山。佛眼如四大海水……”)
“那由他”(梵语“nayuta”),意为“多到没有数目可以计算”。元代《算学启蒙》认为,“那由他”是10¹¹²(10的112方);有人说,是10的39次方,60次方,72次方等等,说法不一;
“一由旬”,大概约为十六公里,也有“上由旬六十里,中由旬五十里,下由旬四十里”等等说法;
“恒河沙”,有人说是1052(10的52次方),有人说是10163841(10的16384次方),也有人说是其量无数,不可称计。
——粗略估算就可以看出,阿弥陀佛的报身远比我们的这个宇宙大得多。他要研究我们的大宇宙,恐怕还得用电子显微镜呢(开个玩笑,佛眼自有显微功能)。
根据《天佛圣经》,宇宙可以分几个层次:无限宇宙;我们的宇宙;下面是小宇宙、银河系、大千世界。
我们的这个大宇宙虽然极其广大,却还是有限的,一定级别的佛祖是可以一览无余的。
三、求助上帝
有人会说,宇宙是无限的,而诸佛在神通和寿命上都是有限的,以有限之神灵安能测知无限广大、无穷久远之宇宙?
报身佛与化身佛,的确都是有寿命限制的(这不是说他会死,而是说他不可能永远以现在的身体形式存在)。
佛经:“清净莲华目如来,其佛寿命四十劫”;“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彼佛寿命,四百千万亿阿僧只劫”;“无相如来,劫名安乐,世界名净住,其佛寿命不可计劫”;阿弥陀成佛已来。于今十劫……“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
虽然如此,无量无边阿僧祇劫之后,阿弥陀佛还是要入灭的,那时,观世音菩萨成佛;再经无量无边阿僧祇劫之后,观世音入灭,大势至菩萨成佛接班。
也就是说,极乐世界一直存在,只是佛会换人。
《中阴经》说释迦牟尼佛灭度后,入于中阴教化众生,改名为妙觉如来,则有时佛号也会改。
佛经说“诸佛如来之身,具三身也。清净法身周于法界,横穷三际,竖遍十方,其寿无生无灭,其身无去无来;圆满报身,乃诸佛于三大阿僧只劫度尽法界自性众生,圆满自性无量功德所证之身,其寿有十亿、百亿、千万亿者;……”
成佛有开始,报身佛有寿命,如何与宇宙的无限相应?
我们说,与宇宙的无限相应的是“法身佛”,是上帝,是自有永有的真神,是老天爷,藏密称之为“普贤王如来”、“原始本初佛”——祂是一切诸佛之父母,圆具一切,本自如如,不由修得,不历轮回,清净无染,任运自在,法力无边,尊威无上,乃是宇宙的灵魂。
由于文明程度,技术条件的限制,由于研究对象的不同,人类科学的发展程度参差不齐。
《天佛圣经》中的观点是:
二十一世纪的科学,像人类的地球科学、环境科学、化学、生物学等等还是比较进步的,数学、逻辑学也算是稍见发达。
但被人类称扬备至的“物理学”与“空间科学”却刚刚起步,被众神形象地形容为“三千步中的第一步才刚刚抬脚,还没有落地”,也即是说,大概还处在幼稚园水平。
这与人类自己对于各门科学发展水平的评价大相径庭,但也很好理解——其它科学面对的都是我们系统内部的事物,譬如化学只研究原子与分子级别的问题;没有人要求化学去研究一个宇宙与另一个宇宙接触会产生什么化学反应。地质学只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外部特征,没有人要求地质学去研究无数大宇宙凝聚而成的超级地球上储有多少种矿物。
而物理学与空间科学却面对着一个高不可攀、深不可测,广大无边,不可思议的领域。在这个领域,一切光辉成就在重重未知堆垒成的巨大山体面前都会黯然失色,变得不值一提。
所谓物理学“已经接近于探索自然的终极定律的终点”,不过是令人喷饭的梦呓而已。几万年,或者十几万年后(人类历史延续到那时的可能性不太大),就算人类走完了这高级生命目测的三千步,试问彼时人类能不能潜身进入基本粒子中的微观宇宙?也就是下一层宇宙?
宇宙在超宏观与超微观上的层次,佛家的说法是重重无尽,妙德难思。
《华严经疏》所谓:“一一微尘中,各现无边刹海;刹海之中,复有微尘;彼诸微尘内,复有刹海;如是重重,不可穷尽,非是心识思量境界。”
根据《天佛圣经》的记载,则此“不可穷尽”,实际上也还是有限度的。
从我们的层次往上,有几十亿个大的超宏观层次;往下亦有几十亿个超微观层次,都是重重嵌套。乍看是基本粒子,进去是一个宇宙;乍看以为到了底,像一个基本粒子,进去又是一个宇宙……每一个宇宙本身还有许多层空间。对于神佛来说,每一个层次的突破都是极其困难的。——你要进入那个微观世界,身上就得修出那么微观的物质。
到了极其微观极其微观的层次,无论多高层次的神佛,宇宙一切神佛都会趑趄不前,根本就进不去,根本就修积不到那么微观。
往上回溯,往超宏观去也是一样。
你要跟人家对话,总得让人能够看见才行。
你一个微生物,怎么与那层生命交流?所以还要具有放大功能。
能够轻易贯穿一切层次,来去自如,对一切极端环境胜任愉快的唯有至尊至神的——上帝。
说大,大到无边无际,要多大就有多大;
说小,小到无影无踪,要多小就有多小。
这种本领是后天修炼出来的,一切神佛道魔永远也不能具备的。
诸天所有神佛,对上帝佩服的五体投地的原因就在这里——唯有祂老人家才能知道最大一层天体是什么,最小最小的本源物质(勉强说是物质吧)是什么。
所以到了最后的最后,连神佛都要倚重圣言量,听始祖(诸佛对最高神的称呼)讲法,有些东西他们照样无法亲证。
至于人类,那是马尾穿豆腐,提起来只有脸红了。
科学再发达,人类也只能对微尘宇宙窥测一番而已。看看基本粒子上那些人类在征战杀伐,在创造历史,必定会比看电影更加过瘾。想钻进去恐怕是毫无指望了,除非你去修炼。
所以在科学的尽头,就已经不是多少步的问题了。
——也就是说,科学的尽头还有不可逾越的重重阈限,还有无量无边的唯心科学,佛法神通。
据说物理学者们在研究“超弦理论”时曾发现,一个半径极小的空间中的物理形式,和我们这个尺度的宇宙会产生惊人的雷同,也许他们用数学推理找到了一点真理的车辙马迹。
以前是不允许人类知道宇宙真相的,古代的一切宗教典籍都是欲言又止、含糊其辞,并没有说清宇宙的来龙去脉。当然,没有近现代科学做铺垫,古人就是想讲也讲不清楚。
如果没有上天恩准透露一线真光,在未来的数百年中,人类还是很难知道宇宙到底是怎么回事。他们会追随每一个胆大妄为的宗教骗子与科学巫师,徘徊在一个又一个假说的迷宫里,难以自拔。
此一问题的最终答案是:
无限宇宙,自然存在,(大体上)在空间上无限,在时间上永恒(与上帝一样无限而永恒);
但我们的宇宙,四大宇宙,包括我们所在的第三宇宙,却由上帝创造。
它们也是永恒的。
它们像人体一样,具有一种不可简化的“特定复杂性”,决不是什么因缘和合而成那么简单。
它的自然法则,基本物理常数(无论是原子的能量级还是各种力)被制定被调控得非常精确,恰好符合宇宙中碳基生物的生存需要。
这不是误打误撞偶然的巧合,而是出自极高层次神灵的精心设计。
(譬如弗雷德·霍伊尔就认为,物理定律对人类存在的帮助是如此独特,所以宇宙必须是“一个被设计好的东西”。)
在我们的大宇宙下面,仿佛细胞的、参与新陈代谢的乃是下面的众多小宇宙、银河系、大千世界等等单元,一个大宇宙范围内不会发生灾劫,更不会发生大爆炸。
我们的宇宙观,与霍伊耳等人的“稳恒态宇宙模式”并不一样。
“稳恒态宇宙论”是英国天体物理学家邦迪,戈尔德和霍伊尔等人在1948年提出的,他们的观点是:
既然宇宙学原理认为所有的空间位置都是等价的,所有的时刻也是等价的。那么宇宙物质的大尺度分布不但在空间上是均匀的和各向同性的,而且在时间上也应该是不变的。也就是在任何时代,任何位置上观察者看到的宇宙图像在大尺度上都是一样的。
根据这一“完全宇宙学原理”,哈勃常数不仅对空间各点是常数,而且不随时间变化,所以宇宙空间的膨胀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均匀的。宇宙空间在膨胀,而物质的分布又与时间无关,这样就必须有物质不断产生出来以“填补真空”,也就是填补宇宙本身膨胀所产生出来的空间。宇宙没有开端和结束;宇宙的三维曲率为零,它的三维空间是平直的。——“稳恒态宇宙”是承认红移的含义,承认宇宙空间在膨胀的。
真实的宇宙,并不存在广大范围内的空间四向膨胀。为了对付物质的成住坏灭,对局部宇宙,神灵的做法:
一是净化;
二是毁灭重组;
三是令物质在本体界(真空)与现象界之间循环。
无论哪一种情况,在宇宙的一个点上观察到星系四向急速退行的可能性,都是微乎其微的。
举一个例子,一个大千世界被送入真空,另一个大千世界被创造出来时,其间的许多大千世界自然会产生扰动。会看到星系的靠近和远离,但在中间看到宇宙四向膨胀的概率极小,除非负责熨平宇宙的伟大神灵十八金刚之一有意让你看到这种效果。
有了答案,回头再看红移。
我们只能把它诠释为在宇宙空间的超远程运动中,光波显然会出现自行红移现象。具体的物理机制前面已经探讨,还没有得到最后结论,也没有得到科学界公认而已。
大爆炸理论家描绘出的所谓“所有的星体都在四散逃离,所有的河外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且越远速度越快,到了150亿光年处(类星体)天体退行的速度居然可以接近光速”这种奇异景观,显然完完全全是一种假象。
那不是宇宙空间在膨胀,是人类不完善的“红移理论”在误导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