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大爆炸理论之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时间: 2025-04-29 08:28:10
A+ A- 关灯 听书

大爆炸理论的第二根支柱,是所谓“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原来的天体物理学家大半力主“稳恒态宇宙论”,但“大爆炸理论”的创始人之一伽莫夫曾预言“今天的宇宙已经很冷,只有绝对温度几度”。

1964年,科学家果然在微波波段上探测到了具有热辐射谱的微波背景辐射,温度大约为3K。

1989年,宇宙背景探测者卫星测得的微波背景辐射余温为2.726K。

这一结果使得投机成性的大多数科学家迅速开始转变立场,一窝蜂倒向了大爆炸理论阵营。

据说在大爆炸纪元三十七万九千年时,电磁辐射与物质脱耦。随着宇宙的膨胀,光子的能量因红移降低,再经百亿年散射,光子在电磁波谱上已经堕入微波频段,终于构成了可以被今天的人们所观测到的“微波背景辐射”。

但这一事件完全可以有多种解释,伽莫夫的理论在逻辑上未必就能自圆其说。

伽莫夫本人的幽默说法寓意深长:“我也许确实丢过一分钱,但当有人在街上检到一分钱时,我也不能说,那一定就是我丢的。”

反对“大爆炸理论”的科学家对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另类解释之一

“按照物理学关于运动是物质的本质属性的原则和热力学的三定律,客观存在的宇宙物质世界中的物质是在不停的运动而不是静止不动的,这也就是世界上任何物质(元素)的温度,都不可能存在等于或低于273.8C°绝对温度的原因,因此,3K度的背景辐射更可能是宇宙中,无限的天体物质运动变化的结果。”

之二

“因为宇宙空间中充满介质,2.7K微波背景辐射具有黑体辐射的性质,可以解释为宇宙空间中介质发出的温度是2.7K的热辐射”。

可以补充:2003年初,威尔金森微波各向异性探测器也证实了有一片“中微子海”弥散于整个宇宙。

之三

“还可以有其他的科学解读,例如它们是由宇宙暗物质所发射的,或者是超星系爆发后残留的。宇宙中存在大量的恒星,它们不断发出大量的光能,到哪里去了?任何物体都有黑体辐射,因此,发现宇宙里存在黑体辐射,不能证明宇宙诞生于大爆炸。

作者经过精心计算发现,当前宇宙中的微波背景辐射的能量正是整个宇宙中的恒星发出的能量,经过宇宙中中性原子、等离子体的康普顿散射产生的红移得到的。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温度,正是红移后恒星的光能对应的温度。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不能作为宇宙大爆炸余晖的证据,而是恒星发出的光能被散射红移到微波的结果。

……把这种电磁辐射硬说成是什么“大爆炸”的余温,就未免太牵强了。

宇宙中充满着电磁现象,电磁辐射如果不存在反而倒奇怪了。

微波波段的电磁波又具有这样的性质:很容易被屏蔽和反射(使用微波炉的人都知道)。

在宇宙空间中,没有绝对真空,总有物质粒子弥漫着,这就决定了微波必然发生漫反射现象,漫反射的结果当然是各方向上的电磁辐射强度趋同。

在阴天不见太阳时,天空各方向的亮度都没有明显差别,不就是这个道理吗?”

之四

宇宙背景微波辐射本质是元粒子所构成的零能场对各个方向天体电磁能远距离扩散,电磁能随距离线性增大的波长,频率降低到微波频段,叠加为宇宙背景微波“辐射”。

根本不可能是主流物理学所说的是宇宙大爆炸的余烬。

“宇宙背景微波辐射”的存在只能证明宇宙充斥元粒子,而不是大爆炸宇宙学理论成立的依据。

之五

王皓明先生认为,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来自正在发生的黑洞大爆炸!因为黑洞的大爆炸是普遍的和随机的。

以我们生存的地球为中心来看,大宇宙中黑洞的大爆炸各个方向是均匀发生的。这就能解释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是各向同性的了。

因为:

(一)在我们的小宇宙中有大量的恒星,他们发出的光子和空间中的微粒子碰撞后会有热能的产生。

(二)在我们的小宇宙中的大多星际物体都有磁场,当空间中的微粒子在磁场中高速运动时,会有电流产生,从而也会有热能的产生。

(三)在我们的小宇宙中的大多星际物体都有磁场,并且这些星际物体都有运动现象,这就造成了星际中的磁场的磁力线方向会不断的改变,这些就会产生电磁炉效应,将空间中的微粒子加热。

美国工程师探测到的微波背景辐射,是因为布满宇宙空间的各种物质相互之间能量传递产生的效果。

之六

“XMM-牛顿卫星,敲响了宇宙大爆炸理论的丧钟”。

2009年5月,一个由多国天文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利用欧洲航天局发射的“XMM—牛顿X射线卫星”再次证实:

“星系际介质里的气体是高度电离的”,“星系际空间中充满高度电离的气体”,估计温度在100万度左右,其总质量和原来望远镜所发现的普通物质相当,它们会放射出低能量的X射线。

1972年时前苏联科学家已经提出,背景光子只能是宇宙中辐射场和宇宙介质相互作用的结果,不可能是大爆炸时高温辐射膨胀后的余烬。

这一次,几位中国科学家也认为:

显然,我们今天所观测到的微波背景辐射光子在宇宙介质中根本无法达到“退耦”状态……

“星系际介质里的气体是高度电离的”这个观测结果和“我们今天所观测到的微波背景辐射被认为是宇宙大爆炸时高温辐射在绝热膨胀后留下的遗迹”这个结论存在无法调和的矛盾……

我们今天所观测到的“微波背景辐射光子”它们只能是宇宙中物质和辐射热平衡的一个组分。它不可能是“宇宙大爆炸时高温辐射在绝热膨胀后留下的遗迹”……

所谓“宇宙背景辐射的存在是大爆炸理论的主要预言”只能是一种巧合,它不仅不能支持宇宙大爆炸理论;相反,它和“星系际介质里的气体是高度电离的”这个观测结果联合在一起,敲响了“宇宙大爆炸理论”的丧钟。

——宇宙大爆炸理论所谓“宇宙加速膨胀”问题,实际上是在推算大红移星系的距离时没有考虑这些星系际高温电离气体对我们所观测到的星系亮度的衰减作用而导致的错误结论,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宇宙加速膨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