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斯威登堡的解经方式

时间: 2025-05-05 18:14:43
A+ A- 关灯 听书

斯威登堡指出:

“无论是天主教,还是新教,在传统的认识上,均有许多偏见、错误、荒谬、自相矛盾之处,特别是在三位一体、因信称义等道理的认识上”。——“天主教将主的权柄归到自己身上,这无异于剥夺主的神性;他们不是承认主,而是承认自己。而新教虽然教义上承认主的神性,实质上把他视为凡人,所以才请子代为向父祈求,而不是直接求告主。”

“多数所谓圣徒不知道自己是谁,有的似乎还挺愚昧。”

“我时常得以与一些被尊为圣徒的人交谈,通过他们自己的话以及我从实际经历中得知的事实,我可以证实,他们决非圣人。他们毫无能力拯救自己,更别说拯救别人了。”

他继而警告说:

“当精灵开始与人说话时,人得非常小心,不可相信他们。他们什么都可能说,且信誓旦旦。当有话题提出时,他们无不认为自己知道,接连发表意见,公说公理,婆说婆理。人若相信他们,就会受到误导。——因为这个缘故,在此世界,通灵是极为危险的事,除非他有正确的信仰。他们给人造成是神亲自在说话和发号施令的强烈错觉,使人不得不相信和服从。”

他认为:上帝是生命本体,是万有生命之源,祂贯通万有,洞察、主导、分配、管理宇宙间的一切。

上帝显现为光,这光流入人的至深处,成为灵魂,赋予所有人生命,就会使人感觉身体属于自己。

灵魂是一种精妙的有机体,是思想的主体,出自至尊上帝。

斯威登堡的上帝观与东方圣哲不谋而合,与印度教,金刚乘佛教,道教殊途同归。当代修炼者修炼到最高层次,看到的景象依然与之相去无几。

网上最近流行着当代炼养家元吾氏描述自己修炼数十年,彻见本源,得见上帝的奇文,颇堪玩味,可供诸君参考。

元吾氏认为:“大我”就是上帝。据他自己描述,当他通过十八年的炼虚合道旅程,第一次通过第七大界与本源合一时,他发现宇宙中只有上帝,只有唯一。而这个唯一同时也是一切。上帝无形无相,每一个分身只是一个“表现形式”。本源诞生一切,同时也是一切——就像地面上鼓出一个小山包来,山包并没有与地球分离,如果山包以为自己独立出地球了,那只是愚昧的幻相而已。

他说:本源没有“极性”,不分善恶、正邪、阴阳等。有极性的则以分离方式成对出现:有善才有恶,有正才有邪,有阴才有阳……但正反一体。

宗教领袖说本源是爱,只是为了让理解力低下的地球人类容易理解的一种简化说法而已。实际上,爱的本质是一体性,恨的本质是分离性。一旦亲证万物一体,本我不生不灭,一切都是自己,破除了分离的幻相,人就进入了爱的本质,就会自然而然地放下一切,彻底解脱。

他告诉我们,自己2008年1月第一次在入定中进入与本源合一的状态时(大约三个小时),曾经被震惊的四个月说不出话来。他的亲身感受是:万物本源,实在太过神奇,远远超越了人类的任何想象力,非常难以用现象界的语言加以描述。亦远在人类的逻辑推理能力、理解力之上!

他说:上帝是一个无限的、不生不灭、无形无相的自由意识/精神,有着无穷无尽的自发幻想/思想,其表现就是无数多样的宇宙和万物及各自的规则和不规则。

他认为本源是无限的,不能被定义,不能被逻辑推理,不可以被理喻。

本源无限小,同时也无限大。

本源无形无相,无始无终,同时创造和包含了一切形相。

本源的创造有两种:一是自动的,二是主动的。而且,本源的创造是永不停息的。

(自动:在物质现象界或被误认为“惯性”;主动:在物质现象界或被误认为“变异”。)

空间可被无限放大缩小,时间可被无限放大缩小。

本源的别名有:一;道;如来;上帝,神;真主,安拉;全能神、创造主。

老子李耳、释迦牟尼、耶稣基督、穆哈默德、亚伯拉罕这些人,是“开悟者” = 得道者 = 认知本源的人,这些人本身并不是万物本源。

有人把“传道者”等同于“道”——即把“认知本源者”等同于“本源”,是个迷信化的混淆(除非出于特殊目的故意而为)。

斯威登堡写到:

“都说圣经是神所启示的,因而是神圣的,然迄今为止,圣经的神圣性所在,没有人知道。因为从表面看来,圣经并无特别之处,甚至显得怪异,不如今日的名著一般优美。因此那些以自然为神,自恃聪明的人,很容易产生误解,从而轻看圣经。他想:这写的都是些什么?这是神的话?无限智慧的神就这样说话?圣经的神圣性从何而来?还不是基督徒的宗教感情而已!”

单从字面看来,《圣经》有些地方似乎还自相矛盾。

例如,有《圣经》说到神后悔,“耶和华见人在地上罪恶很大,终日所思想的尽都是恶,耶和华就后悔造人在地上,心中忧伤。”

“神察看他们的行为,见他们离开恶道,他就后悔,不把所说的灾祸降与他们了。”

又有《圣经》说神绝不后悔,“神非人,必不致说谎;也非人子,必不致后悔。”

“以色列的大能者必不致说谎,也不致后悔。因为他迥非世人,决不后悔。”

有《圣经》说:“儿子必不担当父亲的罪孽,父亲也不担当儿子的罪孽。义人的善果必归自己,恶人的恶报也必归自己”。

又有《圣经》说:“恨我的,我必追讨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

耶稣说:“有人打你这边的脸,连那边的脸也由他打”。然而当大祭司的差役用手掌打他时,他并没有把另一边转过来,却说:“我若说的不是,你可以指证那不是;我若说的是,你为什么打我呢?”

事实上,早已有人批评《圣经》错误百出,自相矛盾。虽然其中有很多指证是有意挑剔,吹毛求疵,但依然有不少地方连基督徒学者也说不清楚,因为从字面看来,《圣经》确有不少难以调和之处。

读《旧约圣经》常常会使我们感到压抑,比如下面这两段圣经:

“你们若不听从我,不遵行我的诫命…我要向你们变脸,你们就要败在仇敌面前…我也要打发野地的走兽到你们中间,抢吃你们的儿女,吞灭你们的牲畜,使你们的人数减少,道路荒凉…我又要使刀剑临到你们,报复你们背约的仇,聚集你们在各城内,降瘟疫在你们中间,也必将你们交在仇敌的手中…并且你们要吃儿子的肉,也要吃女儿的肉”……

“你若不听从耶和华你神的话…你在城里必受咒诅,在田间也必受咒诅…你身所生的,地所产的,以及牛犊,羊羔,都必受咒诅…耶和华必使瘟疫贴在你身上…耶和华要用痨病、热病、火症、疟疾、刀剑、旱风、霉烂攻击你…必用癫狂、眼瞎、心惊攻击你…你聘定了妻,别人必与她同房;你建造房屋,不得住在其内;你栽种葡萄园,也不得用其中的果子…你的儿女必归与别国的民…耶和华必攻击你,使你膝上腿上,从脚掌到头顶,长毒疮无法医治…你生儿养女,却不算是你的,因为必被掳去…这一切咒诅必追随你,赶上你,直到你灭亡”……

——如果基督徒不是从《圣经》,而是从其它宗教典籍看到这些话,一定会说他们的神是何等残暴、易怒、报复心强、难以取悦(所以有人说旧约的神不是新约的神,旧约的神令人畏惧,新约的神则容易亲近)。我之所以这样说,因为作为基督徒,我知道基督徒的心理,对这样的话容易越过,不愿意面对这些问题,其实我们需要做的是正确的解决这些问题。

斯威登堡指出:

如果仅从字意去读《旧约》,没有人能知道这部分的圣言包含着巨大的奥秘。真实情况是:这些圣言的每一处都有内在的意思。《旧约》的所有地方,无论是大体上还是细节上,甚至到每个笔画,都包含和象征着属灵和属天的内容。

如果没有这样的内涵,圣言就文字意义而言,就是死的。

耶稣曾经多次说明,《旧约》包含着比表面更深层的意思。他说:两条最大的诫命是所有的律法和先知书的总纲,即爱主和爱人。但是很明显,《圣经》的很多部分看起来并不是说什么爱主和爱别人。是不是这部分的圣经真的掩盖了教导我们如何去爱的信息?

耶稣解释不可杀人这条诫命时,强调不可只看文字的意思,更深层次是指不可憎恨或轻视人。

“你们听见有吩咐古人的话,说,不可杀人,又说,凡杀人的,难免受审判。只是我告诉你们,凡向弟兄动怒的,难免受审判(有古卷在凡字下添无缘无故地五字)”……

同样,不可奸淫的更深意思是指奸淫的欲望。

你们听见有话说,不可奸淫。只是我告诉你们,凡看见妇女就动淫念的,这人心里已经与她犯奸淫了……

又有话说,人若休妻,就当给她休书。只是我告诉你们,凡休妻的,若不是为淫乱的缘故,就是叫她作淫妇了。人若娶这被休的妇人,也是犯奸淫了……

你们又听见有吩咐古人的话,说,不可背誓,所起的誓,总要向主谨守。只是我告诉你们,什么誓都不可起,不可指着天起誓,因为天是神的座位。不可指着地起誓,因为地是他的脚凳。也不可指着耶路撒冷起誓,因为耶路撒冷是大君的京城……

你们听见有话说,当爱你的邻舍,恨你的仇敌。只是我告诉你们,要爱你们的仇敌。为那逼迫你们的祷告。这样,就可以作你们天父的儿子。因为他叫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你们若单爱那爱你们的人。有什么赏赐呢?……

——不仅如此,《圣经》甚至还包含着更深层次的惊天秘密:

原来《圣经》并不只是单单赐给人类的,天上其实也有《圣经》。因为天使也需要在生命和智慧上不断走向完全。

《圣经》乃是神的启示,不仅适合天使的智慧,也适合世人的悟性;既然《圣经》同时为天使和世人所启示,自然《圣经》就有多重涵义。或者说,《圣经》字面的意思里面隐藏着属灵的涵义;两者之间有一种对应的关系。

在每个人的眼中,神的形像是不同的。

心怀仁爱的人认为神是慈爱的,心中正直的人认为神是公正的,心思清洁的人认为神是圣洁的,心怀诡诈的人认为神是狡猾的。这是表象,然而事实却是——“耶和华善待万民,他的慈悲,覆庇他一切所造的”;“他叫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

忘记神的人,以为神忘记了他;远离神的人,以为神远离了他;离弃神的人,以为神离弃了他。这也是表象,然而事实却是——“锡安说,耶和华离弃了我,主忘记了我。妇人焉能忘记她吃奶的婴孩,不怜恤她所生的儿子?即或有忘记的,我却不忘记你”。

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不会觉得《圣经》自相矛盾了,也能透过表面看到事情的真相了。这好比自然界的太阳,表面看来,似乎围绕地球转动,东升西落,但事实却是地球在围绕太阳转动。前者是表象,后者是事实。只要我们不把表象当成事实,在口头上我们说太阳升起又落下,这是无伤大雅的。

——在《旧约》中神似乎是易怒的、残暴的、报复心强的、难以取悦的、偏心待人的,这只是表象,与当时以色列民近乎迷信的崇拜,以及对神肤浅偶像化的认识是息息相关的。可以说,在他们眼中,神就是这样的一位神,以为所承受的灾难和病痛是神的咒诅和惩罚。其实痛苦和灾难都不是来自神,而来自魔鬼;也不是神要咒诅他们,是他们自取咒诅。但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如果他们认为神是易怒的,施行报应的,因而敬畏神,遵从神的命令,就能因此得着益处。

表面看来,这些灾难和痛苦是神加在他们身上的,因为当时以色列民的信仰程度,仅此而已,于是神也就按照他们所能认识的程度向他们说话。其实,事实乃是——“完全人的义,必指引他的路;但恶人必因自己的恶跌倒”。神有丰盛的慈爱,不会咒诅人,是人自己的恶咒诅自己,惩罚自己,这是属灵的律,与自然界的律同理。好比一个人枉顾自然规律,飞身扑火,必受损伤,其中的道理是一致的。

斯威登堡说:

主耶和华,藉着摩西和众先知说出《圣经》。主耶稣,在福音书中说出《圣经》,或者藉着祂的十二使徒说出。所以《圣经》是圣真之本,有神性智慧和神性生命在里头。

《圣经》文体的特性是:每一句话、每个词语,有些地方甚至每个字母,都是神圣的。因此,《圣经》是人与主之间的纽带,可以打开通往天国的道路。

在灵界,《圣经》会产生奇异的效果。《圣经》摆放在圣所中会时时闪耀光芒,在天使眼中如同巨星和太阳,光芒四射,又如同无比绚丽的彩虹。当某人把《圣经》中的经句摘抄在一张纸上,会照着纸的形状发出光芒。精灵们能运用《圣经》制造出各种发光的物体,例如鸟和鱼。用手摩擦翻开的《圣经》,手会闪闪发光。摩西从西乃山带着两块石板(上面刻有十诫)下山时脸上发光就是这个道理。满脑子错误观念的某人去摸《圣经》,它会发出响亮的爆炸声,并把他震到墙角,瘫死在那里好一会。天使从天降下来履行某个使命时,众多星星会环绕着他们,这表明在他们里头有从《圣经》而来的神性真理。

在灵界,《圣经》的能力能翻转大小山冈,将其移到远处,扔进大海……一句话,源自《圣经》的能力是无穷的。

(我们以前说过:《圣经》光霞熠熠。读这种圣书,在人的层面可以领悟真理,在灵的层面可以消业,可以在不知不觉间转化身心。)

斯威登堡认为,《圣经》包含四种体裁。

第一种是远古教会惯用的“象征体”,用世界的事物表征属灵属天的道理。不仅如此,他们还喜欢用历史故事的形式来展现,使其活灵活现。对他们来说,这是最为喜闻乐见的方式。这种表现手法正是大卫所说的“古时的谜语”。这种体裁包括神的创造,亚当夏娃在伊甸园,一直到亚伯拉罕之前的故事。摩西从远古教会的后人得到这些资料(也就是说,《圣经》中从创世纪到亚伯拉罕之前,都是寓言)。

第二种体裁是“历史体”,包括摩西五经(从亚伯拉罕的故事开始),约书亚记,士师记,撒母耳记,列王记。这些书卷所记载的既是历史事实(正如字面所展现的一样),也包含与字面意思截然不同的属灵内涵。

第三种体裁是“预言体”,包括大小先知书。里面深藏属灵的奥妙,以极其优美连贯的方式呈现,论及人的内在与外在、教会的光景、天国本身。其最深的层次乃是论及主。

第四种体裁是“诗体”,即大卫的诗篇,介于预言体与常体之间。诗篇的内涵,是论及大卫所预表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