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统治世界的一切君王中,没有人可以与祖龙相提并论。作为人类的创造者,祖龙所统治的地域就是世界的中心。
在以前的文章中,我提到过“龙头”的概念:
“北龙入韩,中龙入日,南龙入台。
中龙于震泽下海,在日本抬头,南师卜居震泽(龙口),有深意焉。
从世界看,中、日、韩就是龙头(正如本人以前所说),此龙自帕米尔迤逦西去,龙尾在英国,潜入海底,直接甩到北美的阿巴拉契亚山脉。
印度处于世界的龙颈部位,仅次于龙头。释迦牟尼佛选择印度降生,也是为了便于吸取龙炁。
英美为什么能够引领世界?——就是因为上天让龙尾先动。
整个欧亚文明带,事实上都在这条龙的身上或左近,几千年来中国最强大最富有不是没有道理的。
但近200年中,上天用锁链抑制住了它。
《推背图》中那位圣人,就是打开锁链的钥匙。所以我说“圣人一入世,万国生光辉”,至少亚洲各国可以扬眉吐气啦。
龙头后动,但一旦昂起(也就是三龙一齐抬起,它们本来就是一体),必然是“风云激荡,四海归心”。
事实上,龙头就是世界的中心,因为师父不让细说,我也只能大概的勾勒一下。
但在下的这个说法,估计网上没有几个人会真正相信。大部分网友会认为这是一个善良的谎言——是一个基于“政治正确”的理论,甚至是出于狭隘民族主义的歇斯底里。
本来嘛,在近代的一二百年中,“欧洲中心主义”早已深入人心,成了所谓不争的“事实”。君不见,近代的一切重大科技发明,一切先进社会理论,几乎都出自欧洲(以及它的衍生品美国),欧洲和美国领先世界早已成了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常态——既然如此,中国或亚洲中心主义从何而来?
几乎所有科学家,思想家,精英、学者、专家、教授都会由衷地相信“欧洲中心主义”,以及它的现代变种“美国中心主义”——不管他嘴上承不承认这一点。
相反,几乎一切修炼界人士,不管他是印度人还是中国人,却会持有迥然不同的见解。
不信诸君可以去问。
哪一种说法更有道理呢?
——我的判断是:后者胜出!
迄今为止,欧洲人在科技发明上,无疑贡献最大。
但正如我以前常说:一切科技发明,其实都是上天的赐予——上天难道会以自己的投放,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吗?科学真的那么重要吗?它能帮你登上天堂吗?
真实的标准其实有三:
一、人口数量;
二、为高层天国提供的人才数量;
三、经济总量。
以此三项衡量,在七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世界上的哪一个地区更占优势?——是中国、印度,还是欧洲?
我想结论是不言而喻的。
为什么以人口数量衡量?
在嫌贫爱富,猥琐势力的现代人眼中,财富就是一切,人口多寡微不足道,不值一提。
但在上帝眼中,哪里祂的儿女众多,哪里就是祂牵挂的中心。
七个住在贫民窟中的儿子,岂不远胜一个住进花园别墅的儿子——父母对待儿女岂会因贫富而有亲疏?
当然,我所说的“贫富”,只是指近代一二百年;在更长的几千年农业社会中,由于中国和印度的水热条件,更适宜农耕,手工业也更加发达,在经济总量上,其实欧洲远远不曾是亚洲的对手。
上帝为人类派下了许多先知,有时甚至亲自分身下界,创立了多种宗教。但其中能够大量提供最高级人才的宗教却集中在东方,集中在印度、东亚、东南亚地区。
超出三界,能够达到永生的顶尖人才,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出自东方。
在人类历史上,欧洲其实长期处于边缘地带,以致于每一个真龙天子都不愿意选择在那里出生,龙尾的领先、龙尾的后来居上,仅仅是近代几百年的事情。
为了让龙尾摆动起来,上天不得不输入了巨大的能量。
欧洲宜于人居,但纬度较高,不利农耕,所以在以农为主的古代,除了南欧,一直比较落后。
在上一篇七回轮转中我说过:上天想要兴起谁,往往也要借助制度的力量。西欧借助的就是封建制度的爆炸力——但封建制度的前期都很凄凉,都是那种筚路褴褛、蓬牖茅椽、绳床瓦灶的落后情景。
中华文明是世界的主体文明,不宜轻动。
可以设想一下,从晋末大乱,如果中国也像欧洲那样被打回原形,再次封建,则辉煌的唐宋元明清必将不复存在矣。
所以只好选择龙尾,让龙尾率先进入工业社会(代价是千年黑暗),而中国进入工业社会的代价只是百年屈辱而已。
这一次龙抬头,会有一二百年的旺运,之后世界完全一体、人口自由流动,人类也就不再有国家、地域的观念,再谈谁高谁低,已经失去意义了。
正如网友“阿澈79”总结各种统计资料所说:
“古代中国和印度的人口一直遥遥领先于世界其它国家和地区,古代中国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构成比大体上在20-35%之间波动。
古代印度(含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构成比大体上在18-30%之间波动。因此,凡统一了中国或印度大部分地区的古代国家,均足以在当时的世界人口大国中处于数一数二的地位。
在18世纪工业革命之前,世界各国均处于农牧业社会,人均GDP均相差不大,人口与综合国家之间有很大的相关性。虽然也有一些例外,如一些以军事立国的游牧国家,如匈奴、蒙古等,军事实力远超其人口的水平,还有一些专门从事贸易和手工业的城邦国家,如腓尼基城邦、希腊城邦等,经济实力远超其人口的水平,但只是一些特例而已。”
事实上,中国古代GDP的比例,显然应该比人口比例更高些——因为存在着广大的未开化地区,由于技术落后,他们的经济力显然相当有限。
有些网友估计,中国汉朝占世界GDP的比重为46%,宋朝占世界GDP比重为60%,清朝GDP占世界1/3。
人类文明发轫于巴比伦、埃及——炁龙的心脏先动,然后渐次向龙尾、龙颈、龙头传导能量,龙头抬起后,东亚的优势地位确立。此时的龙身力量已经逐渐减弱,在表面上,西亚、北非的地力似乎已经开发殆尽了。
东西方刚刚接触的时候,欧洲人是哈中,非常崇拜(像启蒙思想家);其后是冷静客观,再后则是盲目贬斥。到了黑格尔、马克思、韦伯、吉普林那里,欧洲中心主义甚嚣尘上。
以工业社会为参照系,一切的农业社会都是发展缓慢、甚至似乎停滞的,这完全是正常的——没有这个缓慢停滞,恐怕人类早就灭亡了。
之后解决了贫困问题之后,我希望人类社会能够再次停下来,慢慢运作,找回古代的田园生活。“知足不辱,知止不殆”,何必在欲望驱使下,整天手忙脚乱、心劳力绌——胡为惶惶欲何之耶?
英国作家约翰·霍布森(John M. Hobson)的力作《西方文明的东方起源》,力图驳斥欧洲中心论,他公正地指出:
“就我所参考的历史记载表明,在过去数千年的大多数时期,东方才是世界发展的主要推动者。”
“在公元1800年前,全球经济的主导优势属于各个东方社会。”
“欧洲中心论其实只是一个神话。”
“英国的工业化,只是更早的中国先进发明向外传播的最后阶段。”(他提出了许多技术发明实例)——当然,我们应该补充说,这也需要借助欧洲竞争性的封建制度的强大威力。
总体说来:
中国人口恒常占到世界的五分之一到三分之一;
经济总量在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强,有时占到将近一半;
提供的精英(高层修炼者)数额比例还要再高些(因为包括藏区)。
这就是上天的长子祖龙的区宇,说它是“世界中心”并非言过其实。
若干年后,当中国人再次蟾宫折桂、占据GDP世界首席,人们会重新审视历史的。
但在今天,想让中国正统的历史学者们承认这一点却是十分困难,正如斯塔夫里阿诺斯(Leften Stavros Stavrianos)所说,他们在“以西方为导向的历史背景下成长起来”,“生活在一个由西方居于支配地位的世界上”,在马教和前苏联世界历史阐释体系的多年灌输下,旧有的历史观念早已根深蒂固,牢不可破。
老实说,近代科学的成就十分伟大,近代思想的成就相形之下却黯然失色、无法匹配——欧美在数百年中并没有给人类提供一位能够通贯天人,可以真正解释世界的一流思想家——与释迦牟尼、孔子、耶稣、穆罕默德同一量级的人物。
正是这一点让西方的有识之士们非常苦恼,也令全人类深感迷惘。
“新世界需要新史学”,作为中国人,我们就是要重新解读一切——只因为:“这世界,我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