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统一了,为了防范战祸再起。嬴政下令收集天下兵器,全部运送到咸阳,熔铸成大钟以及十二个金人,放置在宫廷里。
估计这批兵器,以得之六国败军者为多,因为秦朝并没有尽收民间兵刃,《史记》上说“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好带刀剑。”——韩信在大秦朝,就整天挎着一把宝剑,晃来晃去的,并没有官员前来干涉。
这十二个金人都是白种人的相貌,高鼻深目。所以后人称“金人”为“金狄”或“铜狄”。
关于这件事,《汉书·五行志》披露说:
“秦始皇帝二十六年,有大人长五丈,足履六尺,皆夷狄服,凡十二人,见于临洮。天戒若曰:勿大为夷狄之行,将受其祸。是岁始皇初并六国,反喜以为瑞,销天下兵器,作金人十二以象之”——上天降下十二个巨人,似乎是在告诫嬴政,不要有夷狄一样的行为——在班固眼里,夷狄就代表着邪行。东汉之时,儒家思想已成正统,文人的见识开始变得迂腐可笑起来。
五百年春秋战国以后,天下兵器极多。嬴政收缴它们,无疑有防止关东地区反叛的意图,但这种收缴并不严格。
铸成十二金人,也有应天之瑞 ,象征吉祥,表示偃武修文,天下太平之意。
估计铁兵器当时已经成了兵器的主流,铜兵器虽然还在使用,地位已经下降。所以可能是铁兵器收归秦军,铜兵器销为钟鐻金人。
这种做法是有先例的,《左传·襄公十九年》,鲁国季武子“以所得于齐之兵,作林钟,而铭鲁功焉”。
虽然收缴兵器,但嬴政似乎并没有尽收天下兵器,实行菜刀实名制的意思。元陈孚《博浪沙》诗说:“一击车中胆气豪,祖龙社稷已惊摇。如何十二金人外,犹有民间铁未销!”——显然低估了嬴政的胆略。
秦时,铜人十二,立于咸阳宫中。《三辅旧事》说:秦作铜人,立在阿房殿前。
那么这些金人铸成之后,可能就直接放置在了渭水南岸。
从史料看,可能是有站像也有坐像。
西汉时,这十二个铜人被移到长安城长乐宫门前。汉末,董卓将其中十个铜人销毁,铸成了铜钱,剩下的两个以后搬来搬去的,最后据说被前秦的苻坚销毁了。
十二金人,坐立在阿房殿前的广场上。每旁各六,无疑是“数以六为纪”的体现。
十二金人高达八到十二米,内部空心(说法不一),重达30至90吨,高鼻深目,络腮胡须,看上去一定有似古埃及拉美西斯二世的巨型法老石像。
金人胸前身后都有铭文,据说是由李斯撰文,蒙恬书写的。坐高三丈的金人,身后铭文是:“皇帝二十六年,初兼天下,改诸侯为郡县,一法律,同度量。”
据猜测,金人是用地坑法铸成的。变通后的地坑法是:“在地面上筑台,在台中心做范,铸成后破坏筑台,铸器即可容易运走。铸下一个时,补好筑台,重做范模”,“秦十二铜人想必就是用这种方法铸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