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统一后的又一年——秦始皇帝二十七年(公元前220年),嬴政刚好四十岁。
各项制度建设正在轰轰烈烈地展开,嬴政就迫不急待地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次巡游,或者说巡狩。
巡狩是中国古代帝王的施政传统项目,自打三皇五帝开始,许多统一王朝的帝王都曾经“周行天下”,“以合诸侯”。
天子出行,第一是为了祭天,祭天下最著名的名山大川,仰答天恩神恩——这是天子的特权,没有人能够代替。
除了天子,其他人祭天, 祭天下的名山大川属于越俎代庖,是严重的越礼犯上行为。
在周代,周天子主祭上帝和“天下名山大川”,顶礼圣父,怀柔百神。各诸侯国只能“祭其疆内名山大川”,对于淫祀是有禁令的。
众所周知,一般的祭天是在国都南郊圜丘举行。“圜丘祀天”,“方丘祭地”,俱在郊外,所以又叫“郊祀”。但举行最隆重的祭天大礼封禅, 国王或皇帝就不能赖在京城了。
祭天、祭山川、凭吊古圣先王,是意识形态层面的工作,“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在那个人类还有良知的年代,祭祀还要排在军国大事前面。
巡狩的第二个目的,是为了以天子之威,军旅之盛,弹压地方,威服四夷。
第三才是为了政务——接受天下诸侯或者地方官员朝觐、述职、贡献,考察各地政风民情,思考治国对策。现场办公,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第四是为了与各地诸侯、贵族、官员、豪杰、名士乃至普通民众联络感情,增进君主的向心力。
第五嘛,不好意思,也是为了游山玩水,寻欢作乐,顺便增加见闻知识。求知欲强烈的帝王不能不有此冲动,我们今天到处旅行,所孜孜追求的其实就只是帝王之余事而已。
这是古代巡狩制度的恢复。
嬴政对世界有一种强烈的好奇心,他渴望了解这个世界、这个宇宙。
统一之前,嬴政已经进行过多次出游,到过河南、河北、安徽的郢陈等地,也巡行过北部边疆。那时他还是诸侯王身份,还不能把出行叫巡狩。
嬴政二十七年的出巡,才是堂堂正正,名副其实,地动山摇的天子出巡。
春秋之后,世衰礼废,纲纪全失,诸侯恣行,目无长上,天子巡狩的庄严仪式式微久矣。
现在,神圣的天子再一次降临、征服了世界,并且被世人所公认,正是恢复古代巡狩制度的大好时机。
嬴政二十七年某月,嬴政首次出巡。
他和他的车队,以及护驾禁军从咸阳出发,沿着渭水上溯,到达了陇西郡;然后折向东北,向北地郡进发;在北地,他登上鸡头山,纵览山川景致;最后大概是沿着泾河的流向,回到了咸阳,中途曾经在回中宫(回中,今陕西省陇县西北)休憩。
图/秦始皇帝首次出巡路线图
这是一次典型的寻根之旅。
途中经过了岐山、雍城、宝鸡、天水等地, 岐山曾经是秦国的边界,雍城是以前的国都, 有孝公以前的诸王王陵和宗庙,宝鸡是秦文公祭祀陈宝的地方,天水地区则正是秦人初封的西犬丘之所在(在今礼县、清水县和张家川县一带,更具体应该在礼县)——非子为周孝王养马,孝王封非子以秦邑,作为附庸。
始皇先祖的第一陵园——西垂陵园;就在今礼县大堡子山。大堡子山古墓中的秦公,可能是庄公、襄公或文公,不管怎么说,那都是秦人真正的发祥地,先祖陵寝之所在。
据估计,这趟来回行程约为1000公里。
嬴政是一个孝子,十分念旧,竭力维护家族。首次巡行天下,选择西部,正是为了追怀先祖们赤手空拳,九死一生,筚路褴褛,艰难崛起的赫赫功烈。
他一路上一定是到处祭奠祖先,祭祀上帝和神灵(如遇到西畤、鄜畤),教育皇子们,先祖辗转万里,几起几落,创业之艰难,守成之不易,感慨欷歔,伤怀不已。
我们可以对比一下周武王。武王灭商之后,回到镐京,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马上召集当时主管九州的各个大诸侯,驰往豳地,追怀先祖太王创业之艰难(“武王征九牧之君,登豳之阜,以望商邑”)。
嬴政的另一个目的,则是为了慰劳西北的少数民族。正如秦兵马俑所显示,参加大秦统一战争的士兵,有的就来自西北少数民族。秦国破灭许多戎狄部落,打起仗来,征兵西北各部,毫无疑问,十分自然。
嬴政更深层的考虑,肯定还有境外夷狄的动静。可能是看到了青藏高原几乎不可逾越的地理限制,此后的秦军并没有在陇西动手。
嬴政所登的鸡头山到底是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鸡头山,还是甘肃平凉县西泾水源头的鸡头山,现在已经搞不清楚了,两地本来就相距不远。
嬴政为什么要登鸡头?
恐怕是在效法自己的远祖黄帝吧!《史记》说黄帝往东到过东海,登上了丸山和泰山。往西到过空桐,登上了鸡头山。往南到过长江,登上了熊山、湘山。再往北,驱逐了荤粥(xūn yù,音薰玉)部族。
嬴政的作为几乎一模一样:西到临洮鸡头,东到泰山大海,南至湘山,北逐匈奴——匈奴就是荤粥,因为文化落后,出于鄙视,秦国人才把他们中的一支改名叫“匈奴”。
鸡头山附近有长城,嬴政到那里,当然也要视察长城防务。
传说秦始皇帝曾经在镇原县鸡头山祭祀黄帝,不知道是真是假。
经过这次巡游,秦始皇发现各地的道路路况不佳,崎岖难行,既影响人员和物资交流,又影响军队调动,虽然他乘坐着安车——这是一种六马曳动的“高级卧车”,精工制作,装饰华丽,可坐可卧,安稳舒适。
据说“车厢有一门三窗,门在车尾,前窗可上下启闭,左右两窗板镶在两个凹槽之间,可以来回拉动,象现在汽车上的推拉玻璃窗,既便于观览沿途景色,又可通气采光”,“闭之则温,启之则凉”,可以说是古代的“空调”轿车(见考古发掘报告)。
但行驶在那种道路上,他仍然感觉上下颠簸,震得人骨节欲散,腰酸背痛——这让我以后怎么出巡全国?
于是下令在全国各地修建道路网。
大概是在返回途中,嬴政发现渭水南岸风景绝佳,山川壮阔,也许那正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秋季,苍凉凄美的风物触动了嬴政心底敏感的神经,于是决定在渭水之南建筑信宫(极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