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始皇陵风水

时间: 2025-04-27 17:43:12 浏览:25
A+ A- 关灯 听书

谈完秦帝国灭亡的原因,再综合各种资料,谈谈秦始皇陵(应以前网友的要求)。

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以东的骊山脚下,与西安距离三十公里。根据《史记》不大可信的说法:秦始皇帝当初13岁,刚刚登基,就开始为自己营建陵园,由丞相李斯主持,修筑时间长达38年。有一个时期,曾有多达七十多万的徒役,参加建设。由于秦始皇刻意要以陵园来彰显皇帝的尊威无上,秦陵工程之浩大、气魄之宏伟,冠绝古今。

它南依骊山,层恋叠嶂,林木葱郁;北临渭水,逶迤曲折,滚滚奔流,整座陵区总面积为56.25平方公里(相当于78个故宫)。周围筑有内外两重城垣,内城垣周长3870米,外城垣周长6210米。目前已探明的大型地面建筑,为寝殿、便殿、园寺吏舍等遗址。

皇陵封土系夯筑而成,形成了三级阶梯,状如覆斗,底部近似方型,据说原来的底面积约25万平方米(周回五里有余),高约115米。经二千多年风雨剥蚀和人为破坏,现存封土底面积约为12万平方米,现高76米。封冢与骊山浑然一体,景致幽深,其地上地下设施集中代表了秦代文明的最高成就。

陵园(占地近八平方公里,此外为从葬区)以封土堆为中心,四周有陪葬坑和墓葬400多个,历年来已有五万多件重要历史文物出土。主要陪葬坑有铜车马坑、珍禽异兽坑、马厩坑、大型石质铠甲坑、百戏俑坑、文官俑坑等等,举世闻名的巨型兵马俑军阵,可能也属于秦始皇的陪葬(有争议)。

地宫在封土堆下。距离地平面35米深,东西长170米,南北宽145米,比一个标准足球场更大,有东、西两条墓道。地宫四周均有4米厚的宫墙,以砖包砌,起保护作用。墓室位于地宫中央,高约15米。

据说陵墓内充满了奇珍异宝。地穴灌注铜水,填塞缝隙后,放入外棺。墓的穹顶缀有宝石和夜明珠,象征天上星辰;下面是九州、诸岳、大海、百川的地理模型。江河大海用水银做成,用某种机器递相灌注输送,使之流动不息。墓室四周修造有宫观,设置了百官位次,模拟大秦朝堂。墓室内点燃着用娃娃鱼的油脂做成的“长明灯”,经久不息。

墓中还设有许多可以自动发射的弓弩,如果有人盗墓,一靠近就能射死。——陵墓的设计,可以说处处体现了秦始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威严。

秦始皇陵曾经被盗的历史传说很多,但根据封土层未被掘动(盗洞没有穿透)、地宫宫墙没有破坏痕迹以及地宫中水银呈有规律分布等情况,现代考古学家得出地宫基本完好、未遭严重破坏和盗掘的结论。

若干年后秦陵正式打开,必将再一次震动世界。

经过四年楚汉战争,刘邦打败项羽后,建立了大汉王朝。为了笼络人心,安抚秦人。公元前195年,刘邦下令对秦始皇陵妥善保护,安排了二十户人家守陵。

此后,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对秦代帝王陵墓,也都下令保护。譬如宋太祖开宝三年曾令临潼县保护和修整秦始皇陵;清朝的陕西巡抚毕沅,还曾为秦始皇陵立碑等等,体现了中华民族一种很优良的传统。

据堪舆家研究:

秦陵南依骊山,北临渭水,东西两侧也有活水,依山环水,表面上看起来,的确是风水不错。

卫星图片也显示:从桥山到华山,山势如龙,始皇陵正好处于龙睛的位置。

但这很可能都是我们这些外行的看法,真正的风水家们认为:

秦始皇陵的风水有诸多重大缺陷——“陵墓的朝山很完整秀美,环抱而内朝,预示着江山一统,万民拥戴”,但案山则山体偏高,山头不平,且参差不齐。

我们看风水书:“穴前之山近而小者曰案”,案山乃是所谓几案,当然不能太高,当然需要平整。

案山最重形美,最忌臃肿、粗恶、怒突,这样的山形会引出凶狠愚顽之徒。胡亥政变上台,滥杀无辜,横征暴敛,昏愦无比——未必不由于此。

秦陵山川形势不错,风水方位满拧,专家认为这是秦代风水术还不成熟的体现。

风水师曾具体分析道:

秦陵南依骊山,为离宫有砂,乾有砂而受损,导致二世昏庸无能,大权旁落;北临渭水,更犯了“南砂北水”的风水大忌。

所谓“坎宫有水,后代难存”,“壬水没儿郎,先绝是二房”。

秦陵整个风水格局为曲水朝堂式——早期俊秀发迹,后代荒淫不正。

秦陵东侧也有一道人工改造的“鱼池水”。东方为震位,震宫为“太子之宫”“有水受损,故有长子扶苏被赐死的历史悲剧”发生。

秦陵的风水明堂据说很大,是不是空旷无当,难以藏风聚气,在下不知。但秦陵的穴位据说位于“胎,养,长生,冠带处,这意味着此穴位庇佑的后人象怀胎的胎儿”,像“刚成长的少年一样不能够出现象临官帝旺的大气象”,这与秦二世的非常不成熟、犹如顽童又是暗合。

我们的世界有很多玄妙,很难以常理推测。

所以单只论秦陵风水,实在不能说是怎么好,仔细勘查,甚至可以说是十分糟糕。

因此所谓“秦皇陵建在三维时空和四维时空交汇的黄金分隔点处,大有神妙,里面甚至还有活着的秦人存在至今”的传说,估计都是无稽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