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说来,“解释《圣经》的基本方式有两种:
一种是‘按照字面意义’解经;
另一种是「寓意」式的,叫作‘灵意解经’法,大体上,不同的体裁应该利用不同的解经方式”。
按照字面意义,解经就是探求圣经通过文字表达出来的意思。显而易见,并不是所有的经文都含有背后的意义。《圣经》的许多篇章,许多段落的确也应该仅仅从字面意义加以理解。——神是慈爱的,拯溺扶危唯恐不及,显然不会用一些深奥难懂,莫名其妙的话来故意捉弄我们。
在真正天启的经文中,神会借用简单直白的文字表达己意。“所以,经文的体裁如果是‘叙述性’的、‘教训性’的、或者是‘命令式’的体裁,这一类的文体我们就需要以‘字面的意义’来解释圣经”。——正如网友所说。
字面解经法可能错用。许多犹太人仅仅抓住了《圣经》字句,坚持律法主义原则,不明白圣经精意,被上帝抛弃。许多伊斯兰教徒单纯机械地从字面上去理解《古兰经》,一切从本本出发,不明白上帝真意,窒息了民族与国家的活力,在世界上急剧落伍,处境艰难,进退失据,足可为戒。
按照字面意义解经,必须懂得历史背景和具体情境。
有学者举例说:
“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在他的右边有一个同样被钉十字架的强盗向耶稣说:“耶稣啊,你得国降临的时候,求你纪念我。”
耶稣对他说:“我实在告诉你,今日你要同我在乐园里了!”
想一想这个强盗既没有跟从耶稣,又没有受洗,也没有什么功德,怎么就是说了一句话,耶稣就同意他进了天国?
当时的背景是,耶稣是被与他同甘共苦的门徒犹大出卖了,连最贴近的门徒彼得也表示不认识他;受过耶稣恩典的人千千万万,在强大的宗教势力和政治势力面前,不仅是纷纷躲开,甚至一起参与了对耶稣的仇视和迫害。在一片肃杀声中,在众目睽睽之下,在生命垂死之际,如果不是真正的信心,有谁还会呼求耶稣呢?
当然耶稣是神,全然知道这个强盗的真实内心,所以耶稣接受了他的灵魂。
再比方说,保罗在《罗马书》里提到“口里认耶稣为主,心里相信 神叫他从死里复活,就必得救。”
当时的背景是罗马皇帝在全国颁布命令,对信耶稣的人执行死刑。一个口里认耶稣为主的人就是不怕死的人,也就是真正心里相信的人,绝不是口头信仰或者冒牌基督徒。
过了一个世纪,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信了耶稣,又颁布命令:全国老百姓必须信耶稣,如果不信耶稣可能要受到处罚。这时候冒牌的信徒陡然增多起来,那些自己高喊他是真正信耶稣的人,大部分是冒牌的了。
“灵意解经”法即是把圣经的文字当做一种媒介,去挖掘其更深层的灵性意义。
“字句是叫人死,精义是叫人活”。
耶稣基督在福音书中为深入挖掘《旧约》本意做了大量示范。譬如复活的主耶稣曾经在去以马忤斯的路上,亲自就近两位门徒,把“从摩西和众先知起,凡经上所指着自己的话,都给他们讲解明白了”。
主在耶路撒冷向十一位使徒显现,对他们说:摩西的律法,先知的书,和诗篇上所记的,凡指着我的话,都必须应验。于是耶稣开他们的心窍,使他们能明白圣经。——这也证明了《圣经》中有些段落确有隐秘义,否则身为犹太人,在《旧约》中耳濡目染已久的众使徒对此不可能不明白。
有人总结过解经的十大原则:
一、细则服从原则。
二、片面服从全面。
三、字句服从精意
四、旧约服从新约。
五、注意历史背景
六、坚持正义立场。
七、留心上文下文。
八、以圣经解释圣经。
九、在生活经验中体会。
十、敬奉圣灵为师。
——比较全面,值得参考。
先知以赛亚曾经形容上帝为“自隐的上帝”。我们所信的至上神,直到永远都充满着令人惊叹的,永无止境的奥秘,不可能被全然知道。
要揭示《圣经》的一些隐秘意义,窥见上帝的殿堂,最好是借助圣灵,或者著作者本人具有通灵能力。——他们阐释的《圣经》或《创世纪》才能或多或少触及深层次的,本质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