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四个教会时代

时间: 2025-05-05 21:59:44
A+ A- 关灯 听书

关于汉字一类表意文字与梵文一类拼音文字,斯威登堡这样讲:

“在内层天,写作由各种弯弯曲曲的形态构成,与天堂的形态相一致。天使藉由这些形态表达他们丰富的智慧,包括许多无以言喻的东西……我被告知,在字母发明之前,地球上的先人便是如此写作的,后来转变为希伯来字母。早期的希伯来字母全是弯弯曲曲的,不像现在由直线划分开来”。

“较低的天堂没有这种作品,而是与我们世间的相仿,由相似的字母组成……他们用元音字母表达情感,用辅音字母表达从情感流出的思想,用字句描述事物的含义……”

“我还见过天上有一种纯由数字组成的作品……所有数字都有某种对应的意义,和文字一样”。

“我由此看出,圣言中的所有数字都有一定的意义,和文字一样。简单的数字,如2、3、4、5、6、7、8、9、10、12,以及复合的数字,如20、30、50、70、100、144、1000、10000、12000等等,分别包含什么意义,请参看《天堂的奥秘》一书。”

显而易见,在斯威登堡眼里,高层天使用的表意文字比下层天所使用的拼音文字更为先进,表意文字与宇宙间各种事物是全息对应的(“以天堂的形态为象征的写作方式只在内层天使用,那儿的天使最有智慧……这些写作蕴含非思想所能取尽的宝藏),因此汉字才适用于预测。

表意文字的出现先于拼音文字(“我被告知,在字母发明之前,地球上的先人便是如此写作的,后来转变为希伯来字母”),表意文字的最高形式是意音文字。——意音文字是表意和表音这两种方式的结合。历史上发展成熟而又代表高度文化的意音文字很少,只有西亚的楔形文字、北非的圣书字和东亚的汉字,可惜楔形文字和圣书字早已废止。

古彝文也是一种意音文字,从古彝文发展出来,在当今世界上唯一仍被广泛使用的意音文字——汉字,是属于全人类的瑰宝,整理优化之后,完全可以作为地球文明的共用载体,普及于全世界。

这种统一,在数学和自然科学中已经实现。数学符号,比如,“1,2,+,=,%”……在地球上已经通用。

斯威登堡说:

自创世以来,地球上大体经历了四个教会时代,第一个教会被称为远古教会,存在于洪水之前。

第二个教会被称为古教会,盛行于亚洲和非洲部分地区,后来因堕落为偶像崇拜而走向终结。

第三个教会即犹太教,从西奈山上帝颁布诫命而发端。

第四个教会即基督教

远古之人意愿和理性合为一体,直接从神获得启示,也直接与天使及精灵交流。他们的启示经由内悟而来,无需思考,无需推理,无需论辩。远古教会无需文字记录的圣言,圣言已然写在他们心里。

大洪水之后的古教会,虽然欠缺前人的智慧和直觉,但因着流传和收集的对应学,知道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各有象征意义。他们的教义也纯由对应构成,如高山、清晨、东方、果实等等,知道它们各有何种象征意义。

他们的文字同样纯由对应构造,也就是照象征写成,以人物、故事的方式寓含深刻的道理,这是古人喜闻乐见的方式。

每个人名、地名、字词,皆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古教会的所有圣书皆由这种方式写成。后来,他们甚至将真实的历史掺入其中。

摩西五经中所提到的《耶和华战记》和《预言集》分别属于古圣言的历史部和预言部。因着古教会的传播和古圣言的传承,很多民族流传着人类始祖和挪亚洪水的传说。——斯威登堡从灵界得知,圣言前十一章系摩西从古圣言誊录而来,并不是真实的历史,而是古人以对应写成的故事,有的类似古代中国或希腊的寓言

——在前面斯威登堡曾经说,旧约圣经之前的纯由对应写成的古圣经,至今依然保存在中国南部偏东的高原上,与世隔绝。创世记前面数章,包括创造、亚当夏娃、伊甸园、亚当夏娃的后代,一直到挪亚洪水、挪亚的子孙,都包含在古圣经当中,摩西就是从古圣经抄录了这些故事(“到中国去寻找,兴许你能在鞑靼人中找到这本古圣言”)。

综合这两段文字,我们可以知道:

冰河期的人类拥有非常纯净的信仰,经常与神明交通,这使他们死后可以直接升入天国。

间冰期开始后,对神的相对纯正的信仰仍然盛行于亚洲、非洲的某些地域,譬如古夷人(也就是远古中国人)中。他们的教义由对应构成,也就是说,用一个个寓言和故事来表征真理,间杂以真实的历史,他们使用的文字也是用对应构成的表意文字。——古彝文、刻符文、甲骨文都是这类文字。

《圣经》前十一章系由摩西从古圣言誊录而来,这些古圣言大抵来自于希伯来人的老家两河流域或埃及一带,由人类世世代代口口相传,其文字的确可能出自对古彝文的模仿而源自南亚或中国南方。

《圣经》前面的章节与中国云南等地流行的创世故事大同小异。只可惜摩西的收集誊录遗漏太多,几万年一笔带过。——这一缺陷导致了《旧约·圣经》被近现代地质学、考古学、人类学者们轻忽讥讽,视之为无稽之谈,间接引发了近现代的反宗教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