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百科介绍说:
“秦最初的领地在今天陕西省西部,在当时属于中国的边缘部分。一直到战国初期秦一直是一个比较弱的国家,也许正因为它地处偏僻,因此它一直没有受到其他国家的重视。
在春秋时代早期它是一个不显眼的国家,直到秦穆公时代方参与中原争霸,成为仅次于晋国、楚国、齐国的二等强国。
就科学技术、文化等等而言,秦在战国初期也比较落后。这个形势一直到前361年商鞅变法才开始改变,从此秦国开始不断强大。
前325年秦惠文王称王。
前316年秦灭蜀,从此秦正式成为一个大国。
前246年嬴政登基,前238年掌权,开始了他对六国的征服。
从前230年秦灭韩国起,到前221年秦灭齐国,统一中国。”
秦国史—各代君主:
秦非子
秦襄公 前771年—前766年 在位5年
秦文公 前765年—前716年 在位50年
秦静公 (又作竫公,他在文公四十八年时去逝,赐谥号为竫公)
秦宁公 前715年—前704年 在位12年
秦出子 前703年—前698年 在位6年(秦宁公子,宁公死,太子武公不得立,弗忌、威垒、三父立出子,出子立时五岁)
秦武公 前697年—前678年 在位20年(秦宁公子。出子六年,三父等人唆使贼人杀掉出子,立故太子武公。武公3年,杀掉谋杀出子的弗忌、威垒、三父等人)
秦德公 前677年—前676年 在位2年 (秦武公之弟)
秦宣公 前675年—前664年 在位12年(秦德公之子)
秦成公 前663年—前660年 在位4年 (秦宣公之弟)
秦穆公 前659年—前621年 在位39年 (秦成公之弟)
秦康公 前620年—前609年 在位12年 (秦穆公之子,晋文公的外甥)
秦共公 前608年—前604年 在位5年 (秦康公之子)
秦桓公 前603年—前577年 在位27年 (秦共公之子)
秦景公 前576年—前537年 在位40年 (秦桓公之子)
秦哀公 前536年—前501年 在位36年 (秦景公之子)
秦夷公 (是中国春秋时代秦国人,秦哀公之子,被立为秦公爵位继承人。夷公“早死,不得立,立夷公子,是为惠公。”)
秦惠公 前500年—前491年 在位10年 (秦夷公之子)
秦悼公 前490年—前477年 在位14年 (秦悼公之子)
秦厉公 前476年—前443年 在位34年 (秦悼公之子)
秦躁公 前442年—前429年 在位14年 (秦厉共公之子)
秦怀公 前428年—前425年 在位4年 (秦躁公弟,秦厉共公之子)
秦灵公 前424年—前415年 在位10年 (秦怀公之孙,昭子之子)
秦简公 前414年—前400年 在位15年 (秦怀公之子,秦灵公的叔父,昭子之弟)
秦惠公 前399年—前387年 在位13年 (秦怀公之子)
秦出子 前386年—前385年 在位2年 (秦国历史上第二位出子。生于秦惠公十二年,秦惠公十三年立)
秦献公 前384年—前362年 在位23年 (出子二年,大臣杀出子及其母亲,迎立灵公之子献公)
秦孝公 前361年—前338年 在位24年 (秦献公之子。立时21岁,任内任用卫人公孙鞅实行变法,秦国走上富强。公孙鞅,常称卫鞅。变法20年后功成,被封为商君,史称商鞅变法。)
秦惠文王 前337年—前311年 在位27年 (即位后即杀掉卫鞅。任内重用张仪,使秦国进一步强大)
秦武王 前310年—前307年 在位4年 (秦惠文王之子)
秦昭襄王 前306年—前251年 在位56年
秦孝文王 前250年—前250年 在位1年
秦庄襄王 前249年—前247年 在位3年
秦始皇 前246年—前210年 在位37年(前221年嬴政统一全国,国号仍用秦,自称始皇帝。)
秦二世(前230年—前207年,在位时间前209年—前207年),在位3年
秦王子婴 前?年—前206年,在位47天。
历代国都:
1、西垂
2、秦邑(甘肃天水市故秦城)
3、汧邑(陕西陇县南)
4、汧渭之会(陕西眉县东北)
5、平阳(陕西眉县西)
6、雍城(陕西凤翔县治)
7、泾阳
8、栎阳(陕西临潼县北)
9、咸阳(陕西咸阳市东)
文公死后,他的孙子宁公即位,秦迁都平阳。
武公在位时,伐彭戏氏部落,秦人的疆土延伸到华山脚下。开始在新征服的地区设县。
武公在位20年,晚年齐桓公称霸。
其弟德公继立,迁都于雍城(在平阳西北不远)。
德公的三个儿子相继为君:秦宣公在位12年;秦成公在位4年;秦穆公嬴任好在位39年(前659年—前621年)。
秦穆公大名鼎鼎,耳熟能详,乃是春秋五霸之一,不用我们介绍。
他连年与中原霸主晋国大战,败多胜少,虽然在王官战役中暂时打败晋国,“封崤尸而还”,出了一口恶气,却深感晋国实力极其雄厚,不可轻侮,向东打得不偿失,短期内没戏——终于摆正了自己的位置。
他在自己的晚年,转锋西向,“益国十二,开地千里”,当上了西方霸主。
穆公大大拓展了秦国的国土面积,为后世子孙的继续扩张打下了坚实基础。
穆公消灭了这么多西戎部落,也算给周天子报了仇,天子派召公赐予穆公金鼓表示祝贺。
秦穆公一生,自强不息,艰难竭蹶的奋斗令伟大的孔夫子深为感动。
在齐景公带着晏子访问鲁国的时候,景公问孔子:以前秦穆公国家弱小,僻处一隅,他怎么能够称霸呢?
夫子曰:秦穆公国家虽小,志向却十分高远,地方虽然偏僻,行为却光明正大。他提拔百里奚于囚徒之中,和他交谈了三天,就赐予他大夫之爵,立即把国家政务交付给他,让他全权打理,以这种方式来任贤使能,他当天子,称王天下都是够资格的,让他当个诸侯霸主,只能算是小儿科啦。
孔夫子绝不迂腐,“天下有道,则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天下无道,则汤武革命,顺天应人”。
既不是永远的与天地人奋斗、运动不息、造反有理,也不是假洋鬼子的稳定压倒一切,不许革命——与时宛转,变动不居,“可谓至圣”也已矣!
穆公死后,秦立十五君,既参与中原列国争霸,又忙于内斗,终春秋之世,二百六十年中,没有什么大的作为。
穆公孙秦共公时,楚庄王称霸,北上洛阳,问鼎周室。
秦桓公晚年,晋国率诸侯伐秦,追杀秦军到泾水。
秦景公(葬在赫赫有名的秦公一号大墓)时,晋国再次称霸。大军伐秦,竟然渡过了泾水。
其子秦哀公时,吴兵入郢,申包胥哭于秦庭,秦军援楚,使楚昭王得以复国。
哀公之孙惠公时,孔子相鲁。
其子秦悼公时,孔子逝世,吴王夫差与晋人争霸。
悼公子秦厉共公时,韩赵魏三家分晋。
秦躁公继立,在位14年(秦厉共公之子)。
躁公弟怀公继立,在位4年,被大臣逼迫自杀(躁公弟,厉共公之子)。
其孙秦灵公立。
灵公死,秦灵公的叔父秦简公立。
简公死,其子惠公立,在位13年。
惠公死,其子出子立,出子登位二年,即被大臣弑杀,出子和他的母亲被沉入深渊,秦国的河西地也被魏人夺走。
灵公之子献公继立。
进入战国(前475年,厉公时)兼并战争空前剧烈,秦国却陷入了多次内乱,实力大大消弱,经常被动挨打,一些土地也被邻国夺取。
献公即位,开始改革,他废止人殉(从秦武公开始以人殉葬),实行军队国家化,并且迁都栎阳(陕西临潼)——此地靠近魏国,献公显然是在图谋东进。
献公十一年,周朝太史儋(音担),前来拜见献公说:“周与秦本来是合在一起的,后来秦分了出去,分开了五百年后,又合在一起;合在一起十七年后,将会有称霸称王统一天下的人物出现。”
商周的史官,懂巫术、明占筮,交通天人,很多位都有特异功能,留下了不少精准的预言。
献公在位,国家多次出现吉兆:如十六年时,桃树冬天开花;十八年时,首都栎阳上空下起了黄金雨。
在献公的领导下,秦军屡次击破魏军,虏其大将,周天子送来绣有花纹的礼服祝贺——秦国又一次开始进入了上升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