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夏威夷大学的拉梅尔教授统计:
在1800年,全世界只有3个民主国家,即:美国,法国,瑞士;
到了1900年,全球的民主化国家才增加到了13个。
(早于美国一百多年建立民主制度的英国,民主的成熟相当缓慢,它在1824年实现了结社自由,1884年实现了成年男子的普选,1894年取消了对议员资格的财产要求。)
在第一波民主化浪潮中建立了民主制度的国家是:澳大利亚、加拿大、芬兰、冰岛、爱尔兰、新西兰、瑞典、瑞士、英国、美国、智利、奥地利、比利时、哥伦比亚、丹麦、法国、西德、意大利、日本、荷兰、挪威、阿根廷、捷克斯洛伐克、希腊、匈牙利、乌拉圭、东德、波兰、葡萄牙、西班牙、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许多国家后来出现了专制回潮和民主化的反复。
瑞士是世界上最早的民主国家之一,又是法国的邻邦,法国革命对它的影响非常巨大。
古代的瑞士类似希腊各城邦,到处都是自治的城市和乡村(但有时候民主会变成寡头政治),每个公民男性都是士兵,武器自备。
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在瑞士广泛兴起,1532年,扩散到瑞士全境,加尔文的日内瓦成了“新教的罗马”,而后基督新教传遍了欧洲、美洲及整个地球。
加尔文强调上帝主权,认为造物主是万物的创造者,也是最高的赐律者,祂的律法是让人“享福”、“得福”,让人得自由的。人间的政权是上帝所树立的,要为人民造福——这为日内瓦和瑞士奠定了法治的牢固根基。
(开创美国的新教徒,主要也是与英国国教圣公会产生了冲突的加尔文宗清教徒。)
1499年,瑞士同盟军队在施瓦本战役中战胜奥地利,获得了神圣罗马帝国对其独立的认可。
1648年,法国、瑞典大败神圣罗马帝国军队,迫使其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瑞士真正独立,成了主权国家。
众所周知,让·雅克·卢梭1754年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就是献给他的母邦日内瓦共和国的,他在那里曾经盛赞日内瓦的民主制度。
1798年春,法国革命军进入瑞士,建立有22个州参加的海尔维第共和国。瑞士成为统一的中央集权的民主国家,虽然它依附于法国。
1815年,在维也纳会议上,日内瓦共和国加入瑞士联邦。
拿破仑在入侵瑞士后,曾强行通过了一部在巴黎起草的宪法。
拿破仑战争之后,瑞士再次成为一个联邦,各州高度自治。四十年代保守派和进步派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张,最终在1847年爆发了联盟战争。经过一场几乎没有流血的战争之后,自由主义的进步派获胜,1848年欧洲的革命浪潮让法国、奥地利和普鲁士等国的保守派焦头烂额,自顾不暇,瑞士遂乘机以美国宪法为蓝本,颁布《1848年联邦宪法》,确立议会民主制,完全变成了一个现代化的民主的联邦制国家。
1874年,瑞士对联邦宪法进行了全面修改,树立了公民创宪权和复决权,在联邦层面引入了全民公投制度,遥遥领先于各国,开始推行直接民主制。
1999年4月18日,第三部宪法得以通过。瑞士1999年宪法之序言中有一句话感人至深:“一个国家力量的衡量尺度,在于其最弱成员的福利程度”。
1874年瑞士联邦宪法中的权利条款,反映了新教改革,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和1848年欧洲革命的强大影响,值得我们在这里予以回顾。
宪法序言:(一八七四年五月二十九日制订)
瑞士联邦,本着加强联邦各州之间的同盟以及维护和增进瑞士民族的团结、力量与荣誉的愿望,谨以全能上帝的名义,制订联邦宪法如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瑞士联邦由结为本同盟的二十三个主权州的人民所组成,它们是:苏黎世、伯尔尼……
第二条联邦的目的是,对外保障祖国的独立,对内维持安宁和秩序,保护各州的自由和权利,并促进共同繁荣。
(这两条仿照美国宪法:“我们美利坚合众国的人民,为了组织一个更完善的联邦,树立正义,保障国内的安宁,建立共同的国防,增进全民福利和确保我们自己及我们后代能安享自由带来的幸福……”)
第三条各州在联邦宪法的限度内享有主权。凡未委交联邦政府的权利,概由各州行使。
(仿照美国宪法第十条修正案:“本宪法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力,保留给各州行使,或保留给人民行使之”。)
第四条联邦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在瑞士没有地位、出生、身份或家庭的特权和臣属关系。
仿照法国《人权宣言》:“第一条人生来就是而且始终是自由的,在权利方面一律平等。社会差别只能建立在公益基础之上”。
及法国91年【宪法】:“今后不得再有贵族、爵位、世袭荣衔、等级差别、封建制度、世袭裁判权,也不得有从上述诸制度中所产生的任何头衔、称号和特权……任何官职今后都不得买卖或世袭。任何一部分国民或任何个人都不得再有任何特权,对全体法国人所当遵守的共同法律不得有例外”——反映了启蒙运动对封建制度的彻底否定,和法国大革命对封建势力扫荡之彻底。
第四条联邦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在瑞士没有地位、出生、身份或家庭的特权和臣属关系。
男人和妇女权利平等。法律规定,特别是在家庭、教育和劳动方面,实行男女平等。男女有权同工同酬。
——这是瑞士人的杰作,反映了两个世纪妇女解放运动的伟大成就。
追溯历史,“妇女运动首先起于启蒙思想深入人心的法国,接着在英国引起反响,又波及北欧等国。继而在美国得到迅猛发展,不久遍及西方社会”。
法国女性解放运动是世界妇女解放运动的先声。
我们知道,法国贵族妇女很早就开始举办沙龙,讨论社会上一系列问题,参加法国大革命的妇女人数非常可观。
——1789年7月14日,妇女和男子一起攻克了巴斯底狱,并拿起武器参加了保卫巴黎和进攻凡尔赛的战斗。
1791年9月,奥兰普·德古热仿照《人权宣言》,发表了《女权与女公民权宣言》(Déclaration des droits de lafemme et de lacitoyenne),要求“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财产同属于两性”,“让她们参加男人的所有活动”。
《女权宣言》深刻地触动了英国中产阶级妇女,1792年英国的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女士发表了《女权拥护论》(A Vindication of the Rights of Woman),详细叙述了长久以来社会对妇女的不公正待遇,要求妇女在各方面的平等权利,被誉为世界妇女运动的鼻祖。英国妇女开始组织自己的团体,进行争取妇女权利的斗争。
在独立战争中,美国妇女不仅为争取民族独立而战,同时也为争取女性解放而战。美国女权运动的著名代表人物曾经联名上书大陆会议,以妇女参战为理由,要求给妇女以选举权。
19世纪40年代,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的不断发展,西方国家的妇女就业人数激增,一个以争取参政权、选举权为主的妇女运动在整个西方世界轰轰烈烈发展起来。1848年7月,美国第一届妇女权利大会召开,通过了《美国妇女独立宣言》……
瑞士《一八七四年宪法》中如此先进的条款,就是十八、十九世纪欧美妇女解放运动成果在法律上的凝结。
第六条各州须请求联邦保障其宪法。只要符合下列条件,联邦即给予此项保障:
一、各州宪法不含有任何违背联邦宪法规定的内容;
二、各州宪法依据共和体制一一代议制或民主制,确保政治权利的行使;
三、各州宪法系经人民认可,并可因绝对多数公民请求而予以修改。
——这是美国革命,法国大革命,“主权在民”原则的又一体现。
第十三条联邦无权设置常备军。任何一个州或半州,非经联邦政府同意,不得拥有超过三百人的常设部队。但宪兵队不在此数之内。
真正的民主国家,对于军队都是高度警惕的,往往不主张设立常备军。英国《权利法案》规定:
6、除经国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7、凡臣民系新教徒者,为防卫起见,得酌量情形,并在法律许可范围内,置备武器。
美国宪法第二条修正案规定:“人民持有和携带武器的权利不得侵犯”。
建国一百年后,直到1917年对德宣战,美国陆军才正式成立。第一批去欧洲的军队,据说也是由民兵组成的。
瑞士联邦至今都没有职业军人和常备军,只有一支1500人的“教官部队”。它实行“全民皆兵”的兵役制度,受训士兵的制服、武器弹药和防毒面具等全套装备都存放在家中。这主要是为了防止暴君通过控制军队,颠覆民主政体,剥夺人民的权利和自由。
下面的第十八条说的就是这一点:
“每个瑞士男子都有服兵役的义务…每个士兵可免费得到第一批武器、装备及被服等物。武器一直由士兵保管,其条件将由联邦立法规定……”
瑞士宪法中关于《公民权利义务》的条款是以下诸条:
第四十三条
各州的公民均为瑞士公民。凡瑞士公民,在其选举人资格验证无误后,可在其居住地参加所有联邦选举和投票。任何人不得在一州以上地区行使政治权利。居住国内的瑞士人在其居住地享有该州的一切公民权,并因此享有市镇自由民的一切权利……
关于州和市镇事务,定居在该州和市镇三个月以后即有投票权。
——定居在该州和市镇三个月以后即有投票权这一条等于说,他已经享有了该地公民的所有权利。中国在恢复迁徙自由后,可以仿效瑞士人的这一做法。
第四十四条
……瑞士国籍也可通过在某州或某市镇办理入籍而取得。各州可在联邦批准后宣布接受入籍。联邦可确定入籍的最低条件。入籍者与该州和市镇公民有同样的权利和义务。如州的法律有所规定,入籍者也可参与自由民和行会财产的管理。
——现在的瑞士对外国移民“层层设防”,入籍须依次通过三道关卡,分别得到联邦、州和所在城镇的批准,所以瑞士是外国人入籍比例最低的欧洲国家。瑞士有150万外国人,只有2.1%的外国居民最终如愿以偿地拿上了瑞士护照。
瑞士风光
瑞士第三大城-首都伯尔尼
第四十五条
(一)凡瑞士公民均可在本国的任何地方定居。凡瑞士公民一律不得被驱逐出国。
(二)联邦有权加强侨居国外的瑞士人相互之间以及他们与祖国之间的联系,并支持为此目的而设立的机构。
——瑞士公民一八七四年已经拥有的迁徙自由,我们的大陆中国人,直到2015年,也没有得到这一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