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论想象的序列或系列

时间: 2025-05-07 07:25:14
A+ A- 关灯 听书

【第三章 论想象的序列或系列】

 

霍布斯认为:“当人思考任何一种事物的时候,继之而来的思想并不象表面上所见到的那样完全出于偶然。一种思想和另一种思想并不会随随便便地相连续……所有幻象都是我们的内在运动,是感觉中造成的运动的残余。在感觉中一个紧接一个的那些运动,在感觉消失之后仍然会连在一起。由于前面的一个再度出现并占优势地位,后面的一个就由于被驱动的物质的连续性而随着出现,情形就象平桌面上的水,任何部分被手指一引之后就向导引的方向流去一样。”

他认为第一种“无定向的、无目的的和不恒定的”思考是思想迷走。“独自一个人呆着而且不注意任何事物的人的思想一般就是这种思想。他们的思想虽然即使在这时也和其他时候一样紧张,但却失去了和谐;就象任何人去弹一只走了调的琵琶所发出的音调一样”。——但人们仍然可以找出它的思路,找出这些思想的相互依存关系。“例如在论及我国今天的内战时,如果象以往某个人所做的那样问起一个罗马银币价值多少钱来,试问还有什么事情看来比这更不相干的呢?但对我说来,其间的连系却十分明显。因为关于这次内战的思想就导引出国王被献给敌人的思想,而这一思想又导引出基督被献出的思想,并进一步导引出那次出卖的代价——三十块钱的思想,从这一思想出发就很容易随着提出上述存心不良的问题。这一切都是在顷刻之间出现的,因为思想非常敏捷。”。

而“第二种思维系列由于受某种欲望和目的控制,比前者更恒定。因为我们想望或惧怕的事物所产生的印象是强烈而持久的,如果暂时中断的话,也会很快地恢复。其强烈的程度有时能妨碍睡眠或使我们惊醒。

有了欲望,就会想到我们以往看到曾经产生过类似现有目标的某种方法,从这种思想出发,又会想到取得这种方法的方法;这样连续下去,直到我们能力所能及的某一起点为止。这种目的由于印象强烈而常常出现在心中,当我们的思想开始迷走的时候,就立刻会被拉回原来的思路”。

细分下去,这种“定向思维系列有两种。一种是当我们探寻某种想象的结果的原因或其产生方式时所形成的系列,这是人类和兽类所共有的。另一种是当我们想象任何事物时,探寻其可能产生的一切结果而产生的系列;也就是当我们想象自己具有这种对象以后,可以怎样处理时所形成的系列……这种穷究追溯的心理(只属于人)是只具有饥、渴、怒、情欲等肉体激情的任何生物的天性所无法产生的”。

心理讨论受着某种目的控制时,探寻或发明的能力,称之为洞察力…这就是为某种现存或过去的结果追寻出原因的过程……人们寻找遗失的东西时,他的思想会从发觉遗失的时间与地点开始,一个地方、一个地方,一段时间、一段时间地追溯自己究竟在什么时候和什么地点还曾有这东西,这也就是找出一个肯定而局限的时间和地点来开始寻找。——然后他的思想便从这儿起,循着上面那些时间和地点追寻,以便找出什么动作或其他情况可能使他丢掉了这件东西。这就是我们所谓的记忆或回忆。

“自然界中所存在的只有现实,过去的事物只能在记忆中存在,而未来的事物则根本不存在。”“预见未来事物的神虑,只有未来事物必须根据其意志而产生的神才有。唯有神才能以超自然的方式发出预言。”

【霍布斯承认存在上帝,但不认为古人对上帝的描述十分精确。】

上面这一大段表面上说的是人的思想流程,实际上阐述的却是霍布斯的决定论哲学。罗素说:“他就自由意志问题跟布兰霍尔主教进行了论战;他自己是严格的决定论者。”

霍布斯所谓“我们的一个个思想的前起后续不是任意形成的,受着定律支配——有时候是联想律,有时候是和我们的思考中的目的相关的一些定律。——这是决定论在心理学上的应用,有重要意义。”

霍布斯在思维过程中,轻而易举就删除了人的顿悟与灵感,也恰如罗素对他的评价:“他不耐烦做微妙细腻的事情,太偏向快刀斩乱麻。他对问题的解决办法合乎逻辑,然而是靠删掉碍手的事实得到的。他有魄力,但是粗率。比较善抡巨斧,不擅长挥舞细剑。”

【霍布斯把自己不能理解的东西:神仙、鬼怪、妖魔、巫术等等全部删除,认为这一切都是迷信,正如现代的许多中国人。】

“决定论”,又称“拉普拉斯信条”或“科学宿命论”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着客观规律和因果联系。世界上的各种变量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而世间的事又是由各种事件,各种变量决定的。最初的一批变量确定了下一批变量,而第二批变量又这样确定了第三批变量,这样一批一批的确定下去。宇宙间的一切在起初的一刹那就已经完全确定了。

——决定论断言:假如人们了解所有涉及某种即将发生的事件的因素,那么他们就可以精确地预测到这一事件;或者相反,如果发生了某个事件,那么就可以认为,它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宇宙中的任何事物或事件都是自然演化的结果,并永远是自然规律确定的结果。生活已经被决定,人的行为如同木偶。——所以宇宙中不需要上帝和神祇,人类也不需要宗教的启示和指引,《圣经》中诸多的“奇迹”并不存在,单靠科学,我们就可以一步步揭示宇宙间的所有秘密(至少在理论上)。

物理学中的经典力学是最典型的决定论体系,用牛顿力学算出的天体运动,对未来具有准确的预见性——决定论在18、19世纪基本上统治了科学界。它认为一切都是由“因果关系”联系起来的,世界的一切运动都是由固定的规律决定的;知道了原因以后就一定能知道结果。世界就像一部钟表一样在走动——这种观点得到了当时包括爱因斯坦在内的许多科学家的支持。爱因斯坦在给波尔的一封信中曾写道:“你信仰投骰子的上帝,我却信仰完备的定律和秩序”。

但是现代的量子力学却是非决定论的。在量子世界中,微观粒子以概率波的形式存在,其位置及速度都具有无法预测性和不确定性。因此不仅相同的条件也有可能导致不同的结果。而且越是微观,这种效应就越是显著。——举个例子:电子就好比是乒乓球,电势垒就好比是墙,在宏观世界中球是不可能穿墙而过的,而微观世界中的电子却有一定的概率穿过电势垒,这就是所谓隧穿效应,也是典型的量子迁跃——这个迁跃是否会发生完全是一个概率的问题。由于不确定性会从微观影响宏观,因此决定论并不被量子力学所承认。

目前,一些物理学家和哲学家断言量子力学已经摈弃了严格的因果性,而另一些物理学家和哲学家则认为量子力学反映的是一种新型的因果性——几率因果性。

(20世纪70年代以来,量子纠缠的实验表明,狭义相对论所谓相互作用不能大于光速的观点并不正确。于是,有些人又提出:在量子世界存在一种着“全局因果性”。)

早期的基督徒很想弄清楚一个问题:既然上帝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可以“从起初指明末后的事”,他当然早就知道人会堕落犯罪,以及随之而来的种种悲惨后果,但这样一来,他又怎能算是一个满有爱心的上帝呢?

早期基督教作家奥利金指出,人应该记住一个重要因素:人是拥有自由意志的。“事实上,圣经里有多不胜数的经文,毫不含糊地确立人有自由意志这么一回事”,所以人得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能把所有事情都怪在某种外在力量头上。奥利金认为,上帝能预知事态的发展,跟上帝注定了事情的发生或操纵了事情的发生,不该给混为一谈。

联系上文,霍布斯笃信决定论,事实上乃是他反对天主教的一个侧面。【天主教、伊斯兰教、佛教等等,都认为人类拥有自由意志。】